首頁 >> 人才培養 >> 冬季小學期 >> 正文  
2013-2014學年度冬季小學期《刑法前沿問題》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2014年01月14日 10:01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點擊:[]

大二上學期即将接近尾聲,我們有幸迎來了中國人民大學刑法教研室主任謝望原教授,開始了為期三天的冬季小學期課程。三天時間轉瞬即逝,留給我們的思考與影響卻是深遠而持久的,謝教授的精彩講課為我們的大二上學期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号。 謝教授的講課主要圍繞三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一、“國家工作人員”犯罪主體認定疑難問題探究。二、論共同犯罪成立範圍與共犯轉化犯之共犯認定。三、論承諾之正當化根據及其司法适用。通過之前對刑法知識的學習,我們也切身感受到這三個問題是刑法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謝教授把學說理論和真實案例結合,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解了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剖析深刻,舉例生動,并引導同學們積極進行探讨研究,整個課堂氣氛活躍。 第一天,謝教授針對社會熱點問題引出課程的主題,從公務員、國家工作人員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認定出發,并逐步分析城管、政協和政黨與國家工作人員的聯系和區别,讓我們對“國家工作人員”有清晰的界定。随後,謝教授圍繞刑法第九十三條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認定中的“從事公務”做出進一步的闡釋。最後針對“公司、企業改制前後主體身份變化的犯罪的處理”這一疑難問題為我們着重講解。 第二天,謝教授首先為我們介紹了不同學者對“共同犯罪”成立範圍的認定,通過比較不同的學說讓我們對“共同犯罪”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拘泥于他人的定義。在認定共犯轉化犯時分為“任意共犯轉化犯”和“必要共犯轉化犯”兩方面分别闡釋,思路明晰,講課生動。最後,謝教授總結說無論外國的學說如何先進,都不能把各種學說不加區别地直接應用到中國的社會實踐中,研究問題必須分清實然和應然,發人深省。 第三天,謝教授通過一個真實案例把我們帶入對“得承諾殺人”的思考中。随後重點分析基于“意思自治”的承諾之正當化根據,明晰個人對自身權益的處分自由和得承諾而實施的犯罪行為的不法性之間的權衡。在講解承諾在中國刑事審判中的應用時,謝教授分别從“超法規正當化事由”、“無效的承諾”和“基于認識錯誤的承諾”三個方面結合真實案例進行了深入分析。謝教授的講課讓我們感覺醍醐灌頂,對原本模糊不明的知識有了清晰而深刻的了解。 三天的時間太過短暫,但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謝教授淵博的學識,生動的講課,獨特的見解,耐心的指導盡顯法律人的儒雅之風,展現了名家的風采,給我們留下了無法磨滅的記憶。謝教授不僅傳授了我們知識,在交流階段,更是提出作為一名優秀的法律人應當口若懸河,敢于表達,同時善于聽取不同的意見,追求更高的目标,争做更好的自己。 冬季小學期課程讓我們受益良多,看的更遠,想的更深,對自己的目标更加明确。感謝學院為我們提供的寶貴機會,希望能有幸再次參與。 2012級田佳平//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