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下午,我國著名民法學家、國内著名羅馬法學者、我國第一位羅馬法博士、博士生導師、華東政法大學張禮洪教授應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之邀,在我校泰堅樓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會議室,做了一場題為“物權行為無因性之檢讨”的專題學術講座。 張禮洪教授首先解釋了我國《物權法》中關于物權變動的條文,認為我國目前已經承認了物權行為獨立性,是否承認物權行為無因性,學者之間見仁見智,并沒有達成共識。 接着,他從比較法的角度考察了國際上較具有代表性的幾種物權變動模式。其中奧地利采取的是合同有效+合法原因+動産交付與不動産登記模式,這種模式下,原因不合法可以導緻物權變動無效。而與此不同的法國模式,物權變動僅需要合意與合法的原因,并不需要外在的交付或者登記。如果不存在合法原因,或者合意不一緻,那麼就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這種模式的背後理念是物權變動本來就是當事人之間的事情,無需具備任何外在形式,隻要合意達成,物權即移轉。這是重視個人自由的必然結果。這種做法實際上來源于羅馬法。而比較特殊的是德國模式,德國民法典明确采納了薩維尼所提出來的物權行為獨立性和無因性理論。在這種模式下,如果作為基礎行為或者原因行為的債權合同無效,則物權行為效力不受影響。 接着,張禮洪教授從曆史的角度分析了物權行為理論産生的背景,他認為這是薩維尼對于羅馬法中要式買賣的誤讀,而德國民法典立法者基于對薩維尼的崇拜采納了他的觀點。比較法上,繼受德國模式國家的少之又少。 據張教授的觀察,對于我國現行法究竟采取的是上述哪一種模式這個問題,中國學者中占據主流的觀點是梁慧星教授與王利明教授主張的奧地利模式。有學者從物權法第15條物權行為無效不影響債權行為效力的态度反推出,債權行為無效也不影響物權行為效力這一立場,從而認為我國采取的是德國模式。張教授認為這種觀點目前并不是通說。張教授指出,和這些學術界的争鳴相比,最值得注意的是司法界的态度。我國司法界長期以來認為,如果基礎行為無效,則物權變動也無效。 然後張禮洪教授從兩個案例出發分析了物權行為無因性的弊端。第一個案例涉及的是一個房子被“賣給了”四個買受人,這四個買受人中有人最先簽訂合同,有人最先支付價款,有人最先取得房子的占有,有人最先辦理過戶手續。如果堅持物權行為無因性,則除了辦理登記的人,其他人都無法獲得房屋的所有權,這是不公平的。而現行司法解釋的立場也并不令人滿意。張禮洪教授認為,最為恰當的做法是采取法國模式,合意加上合法原因,房屋所有權立即移轉。第二個案例是著名的達能訴哇哈哈案,在這個案件中,如果采納法國模式,單純的當事人合意就可以移轉商标所有權,無需外部審批,則不會發生糾紛。 最後,張禮洪教授從實際效用方面闡釋了我國目前市場狀況下,采用合意主義的必要性。他認為,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合意主義有利于促使當事人信守承諾,這正是民法中的最高原則。 本次學術講座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楊芳老師主持。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民商法教研室部分教師、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法學研究生和法律碩士研究生共20餘人聽取了學術講座。張禮洪教授細微的分析和獨到的視角令與會者感到萬分的欽佩。報告互動環節,我院董萬程老師、陳龍江老師與其他聽衆還就報告的内容,和張禮洪教授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探讨。本次講座一共持續了近三個小時,張禮洪教授展現其學貫中西的淵博的學識,為我們奉獻了一場學術盛宴。會議結束後,張禮洪教授盛贊了我院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并且留下了電子郵件地址,期望能有機會再與大家交流。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