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健:金融穩定視阈下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研究
【作者】常健
【出版機構】法律出版社2019年8月版
【内容簡介】金融業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世界各國(地區)經濟的發展,但也為各國(地區)金融體系帶來了巨大的風險。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危機頻繁爆發,各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均高度重視金融穩定的維護,世界各國(地區)中央銀行法律制度也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即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職能在許多國家呈現出法定化的趨勢。《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确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具有維護金融穩定的職責。一方面,中央銀行在金融穩定維護框架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央銀行的核心職能也在于充當最後貸款人并維護金融穩定。所以,從維護金融穩定的視角全面審視并完善中央銀行法律制度,成為中央銀行有效履行維護金融穩定職能的基本制度保障。【目錄】
導言
第一章金融穩定與中央銀行
第一節何為金融穩定
一、金融穩定含義:理論的解讀
二、金融穩定的法律特征
三、金融穩定的法律限度
第二節金融穩定與貨币穩定
一、金融穩定與貨币穩定:理論的争鳴
二、金融穩定與貨币穩定關系的現實
三、金融穩定與貨币穩定關系的法律解讀——《中國人民銀行法》相關規定評析
第三節中央銀行在金融穩定維護中的價值
一、金融穩定維護的整體框架
二、中央銀行在金融穩定維護框架中的定位
第二章中央銀行的核心職能:維護金融穩定
第一節中央銀行核心職能的生成:從英格蘭銀行到美聯儲
一、古典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核心職能的演變
二、現代中央銀行:美聯儲核心職能的定位
第二節中央銀行核心職能的延伸
一、延伸之一:中央銀行貨币政策功能
二、延伸之二:中央銀行監管職能
三、延伸之三:中央銀行國有化
四、延伸之四:中央銀行獨立性
第三節現代中央銀行核心職能确立
一、現代中央銀行核心職能的沿革軌迹
二、現代中央銀行核心職能的強化
第三章發達國家(地區)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的發展趨勢分析
第一節美國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的發展
一、改革的緣由:美國金融法律制度漏洞
二、改革的路徑:從“改革藍圖”到《華爾街改革及消費者保護法》
三、《華爾街改革及消費者保護法》中美聯儲法律規則的變革
四、美國金融監管改革後美聯儲所面臨的挑戰
第二節英國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發展
一、英國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的基本沿革
二、“後危機”時代英國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的變革
第三節歐洲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發展
一、歐洲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的産生與發展
二、“後危機”時代歐洲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的變革
第四節發達國家(地區)中央銀行法律制度變革特點評析
一、中央銀行法律制度變革具有發展慣性
二、強化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的基本職能
三、強化中央銀行的監管職能,防範系統性風險
第四章維護金融穩定視阈下我國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的整體分析
第一節我國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的沿革與特點分析
一、清末中央銀行法律制度與實踐
二、民國時期中央銀行法律制度與實踐
三、新中國中央銀行法律制度與實踐
四、我國中央銀行法律制度曆史沿革的特點分析
第二節維護金融穩定視阈下我國中央銀行法制:從觀念到立法之檢讨
一、傳統觀念的束縛
二、現行體制的缺憾
三、基本立法的漏洞
第三節我國中央銀行法律制度完善:整體的框架
一、《中國人民銀行法》法理念的重構
二、完善中國人民銀行維護金融穩定的法律框架
三、強化中國人民銀行的透明度
四、重構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職能
第五章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制度的法律完善
第一節基礎理論: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制度的理論分析
一、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制度的産生與發展
二、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制度的基本規則
第二節我們的誤讀:中國人民銀行最後貸款人角色的扭曲
一、中國人民銀行職能的異化
二、最後貸款人角色的錯位
三、法律規則設計的偏差
第三節制度的匡正:我國最後貸款人規則的法律設計
一、最後貸款人制度的立法方式
二、最後貸款人制度适用原則的确立
三、最後貸款人具體規則的完善
第六章中央銀行與其他監管機構法律關系的調整
第一節我國金融監管面臨的困境:混業的沖動與監管的失衡
一、我國的金融混業的現狀分析
二、我國現行金融監管體系的缺憾
第二節中國語境下的金融生态:必須面對的現實
一、金融企業市場化經營不足
二、政府對金融市場幹預的常态化
三、金融監管機構合作意識缺乏與調節能力弱
第三節以中央銀行為核心構建金融監管體系
一、好馬可吃回頭草:一種可行的方案
二、改革方案分析:基于可行性研究的展開
三、改革方案分析:基于博弈理論的檢視
第四節變革後監管能效的理論分析:對可能質疑的初步回應
第七章“穿透式”監管與我國中央銀行監管框架的變革
第一節“穿透式”金融監管:緣起與價值
第二節“穿透式”金融監管的實踐:發展與局限
一、金融市場是否需要“全穿透”
二、“穿透式”監管是否能夠對金融市場“全穿透”
三、“穿透式”監管是否代表金融監管制度改革的趨勢
第三節“穿透式”金融監管的發展選擇:中央銀行目标導向監管框架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