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研動态 >> 正文  
熊勇先等:垃圾分類管理的立法思路及公衆權利保障研究(筆談)
2020年09月14日 15:59   點擊:[]

【發表日期】2020.1.1

【作者】熊勇先、石冠彬等

【來源期刊】 《河南社會科學》2020年第1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建設,堅持把生态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内容,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綠色發展,把生态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加大生态環境保護力度,推動生态文明建設在重點突破中實現整體推進。習近平同志就此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環保工作的體現,自進入新時代以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受到高度關注。習近平同志于201811月在上海調研時将垃圾分類定性為"新時尚"20196月則号召大家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做貢獻。201971日,伴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出台與執行,"垃圾分類"工作以前所未有的曝光度進入公衆視野。據學者考證,中國的垃圾分類工作最早可以溯至1957年,那時的垃圾分類是基于"勤儉建國、節約資源"考量而提出的倡議。從1992年開始的垃圾分類地方試點工作,以及後來中央層面的推進工作,則是出于環保價值的考慮。以2017年《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頒布為起點,我國正式進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時代。與上海一樣,為落實2017年《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北京、海南等多地都開始發布地方版本的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或條例。為了深入探讨垃圾分類管理所涉法律問題,在河南社會科學雜志社的組織下,我們約請了中國人民大學王利明教授、武漢大學秦天寶教授、西南政法大學張震教授以及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熊勇先教授、石冠彬教授共同對垃圾分類管理中所涉的立法問題及公衆權利保障問題進行研讨,并形成本組筆談,以期對相關立法的推進和學者的研究提供智識參考。

【關鍵詞】 垃圾分類;立法思路;綠色發展理念;環境權;公衆參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