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叫翁應學,1971年7月入黨,是一名有着50年黨齡的老黨員。入黨的第二年,他就響應國家的号召前往西沙永興島,成為一名保衛西沙的戰士。在西沙駐守的三年裡,除了日常的站崗放哨,爺爺還嚴格踐行着國家關于“一兵多能”的訓練标準,全身心投入到迫擊炮發射、沖鋒槍使用等軍事化訓練中。據爺爺的回憶,在那個沒有電話、更沒有手機的年代,島上戰士與家人的聯系全靠從海南來永興的船,每當有船駛來,島上的幹部戰士以及地方職工,都早早地候在碼頭,看着海天相接的地方,盼着那一個小小的黑點,漸漸地變大、變大,等到報刊、電報、信件一卸下船,大家便一哄而上,争相搶奪。爺爺當年隻身一人離家,在條件艱苦的永興島一呆就是三年,回憶起這段艱難的歲月,爺爺隻覺得這是他一生中最驕傲的時光。在西沙,他踐行了對黨忠誠、保家衛國的責任,以無悔的青春,完成了作為共産黨員保疆衛土的光榮使命。
縱觀爺爺的這一生,不管是籍籍無名的駐島小戰士,還是計劃生育幹部,都始終堅守對黨的信仰,立場堅定,無私奉獻。爺爺一生清貧,就算成為村支部書記也從不拿人民群衆的一分一毫,每月按時交黨費,就算退休了也不落下。
他曾不止一次地對我們說:“雖然我老了,但隻要組織需要我,我一定義無反顧!”我的曾祖父也是一名老黨員,我爺爺從小在曾祖父的熏陶下,以終生奮鬥的姿态踐行了對黨忠誠的使命。現在,作為小一輩的青年黨員,我也會向曾祖父和祖父學習,傾聽他們的故事,發揚他們的精神,不負組織的期待和培養!
建黨一百周年,在傾聽和記錄身邊黨員光輝曆程的過程中,我感悟到了使命的延續和傳承。黨的發展和新中國的建設任重而道遠,為建黨百年獻禮,吾輩青年黨員,必将以更高的标準和要求,去踐行成為一名合格共産黨員的使命,成為一個對黨對國有用的人!
(文字:翁小茜)


這是兩張記錄黨員黨費交納情況的黨費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