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診所學習心得
為期一個學期的診所學習快結束了。回想這一個學期的學習生活,我覺得收獲不少。自己運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角度也有所變化――從純法律向社會現實生活傾斜。通過和一些有深刻法律素養的老師交流、探讨法律問題提升了自己利用法言法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作為一個即将畢業的法學本科生,我深知我們的就業門路很窄,但我不會放棄自己的追求,我會沿着這條路走下去。我有坦率、正直的性格,有踏實好學的态度,而且還擁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我認為自身的這些特點說明我适宜步入律師這一行。随着依法治國的進一步推進,中國的法制環境必将有所改善,作為一個法律人,我願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加速這一進程。耶林在《為權利而鬥争》中說:“為權利而鬥争是每一個人對社會所負的一份責任”。作為一個法律人我們肩上的擔子似乎更重。真的希望自己在用所學的法律知識謀生的同時,能銘記自己對社會的那一份責任!
以下是我對診所學習的一點體會
第一,我們在讨論某個案件的重要問題時應該廣泛地查閱資料,弄清理論上在這一問題上有那些主要觀點,實踐之中又傾向于那種觀點,不僅易于和他人的思路和想法接軌,豐富自己的思維。更是做到有重點的學習,有重點的掌握所學到的知識,有重點的學習理論界的重要觀點。
第二,我們應該虛心聽取各種意見,應該多注意,想想該如何應對,這樣對于在法庭上辯護很有幫助的。也對于日後分析案情也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注重鍛煉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對于一名好的法律職業者來說這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要常寫一些文章,以便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也是綜合培養,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法律思維能力。
第四,書到用時方很少,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深刻感悟到自己的不足,而且對法律法條掌握的全面性和精确性遠遠不夠,以前還經常覺得自己知道很多,但是到實際中才發現自己隻不過是菜鳥一個,随便一個法律問題,自己頭腦中好像有些概念,但是具體是怎麼樣規定卻不知道。所以在以後的學習中一定要加強對法條掌握的熟練度和精确度。
第五,實務和理論相差如此之大,很多時候不單單是掌握法條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更多的是要培養法律思維,學會處理法律問題的技巧和方式,對每一個案子而言,必須分析出其中包含的法律關系,隻有明确具體的法律關系,才能适當的運用相關的法律法條,就案件本身而言,不能像一般人當聽故事一樣,聽完就算,而應該時刻把握自己的身份。在做具體的案子時候,還要十分注重與當事人、證人的關系。我們接受當事人的委托,就要盡職盡責為當事人牟取最大利益,而如何取得當事人和證人的信任對我們開展工作十分重要。在實踐中,有些當事人處于對對自身利益的考慮而隐瞞一些事實,很容易導緻我們的工作誤入歧途,陷于兩難境地。證人也時常因對某些社會關系的顧忌而拒絕作證或提供虛假證言。這些對是非常危險的。因此,如何讓當事人毫無顧忌的把事實講清楚,讓證人放下顧慮能為當事人作證,證明客觀事實的存在,這便體現出律師的執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對這一點,我總結了一些經驗:(1)端正态度、擺正身份、作好應對一切困難的思想準備;預見事情将會出現的最壞結果并設計好解決方案。(2)注意觀察社會環境與生活細節,尋找到與當事人(證人)共同的話題,抛磚引玉,進而進入主題;夾叙夾議,以聊天的形式搜集最有價值的線索。(3)換位思考,從當事人(證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以情動人,以理服人。
雖然學習的時間已經結束,但我學到了在學校學不到,掌握不深的東西,在理論和實踐中把我的知識運用到了最佳。但是,我的缺點也暴露無遺,在今後的學習當中,我會更加注意這方面的加強。總之,一段快樂的實習給我的人生注入了更加豐富的血液,為我的法律職業者之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