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海域使用權首次挂牌出讓
    2013年10月17日 10:36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首例海域采砂臨時用海使用權公開挂牌競價出讓獲得成功,标志着該市海域使用權市場化配置實現零的突破。

此次挂牌出讓的是圍頭灣海域采砂臨時用海使用權,用海面積19.5528公頃,位于“圍頭灣海域采砂臨時用海區”,海域使用期限3個月,項目挂牌底價30萬元,采用網絡動态競價方式進行交易。 據悉,本次挂牌出讓活動委托泉州市産權交易中心具體實施,經泉州市監察局、發展改革委、财政局、國土資源局、物價局及海洋與漁業局聯合召開會議,确定了起叫價和增價幅度。泉州市産權交易中心根據項目特點拟訂了競價文件,在《泉州晚報》、泉州市人民政府公衆信息網、市海洋與漁業局網站及該中心官網上發布,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意向人,接受意向人咨詢報名。

競價當日,經過19輪次競價,該項目最終以40萬元成交,相對于海域采砂臨時用海法定應繳海域使用金21.9969萬元,增值18.0031萬元,增值率達81.8%。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采用挂牌方式出讓海域使用權是一種新的嘗試,今後,泉州還将依托新挂牌成立的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繼續推進海域和海島資源市場化配置工作。

據悉,近年來随着泉州市海洋經濟的迅猛發展,臨海工業、城鎮建設等涉海項目填海工程增多,海砂作為回填料,市場需求增大。為進一步規範采砂用海秩序,引導海砂資源的合理開發,泉州市積極推進海域采砂臨時用海使用權市場化配置,在确保陽光交易的同時,實現國有資産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