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外交學者》:菲越以不同策略應對南海争端
    2013年10月23日 15:51

核心提示: 盡管越南對菲律賓将南海争端提交國際仲裁的做法給予一定支持,但這種支持不太可能演變為菲越針對中國的統一陣線。

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道 日本《外交學者》雜志網站10月21日刊登題為《菲律賓和越南在南中國海的策略》一文,作者為菲律賓大學亞洲中心在讀碩士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和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在讀碩士阿姆魯塔·卡蘭貝卡爾。

文章稱,對于中國在南海這一資源豐富、具有戰略性的地區性公海上日益提升的自信,在南海的聲索國及沿海國家中,菲律賓和越南表達驚恐和關切的聲音最為響亮。

文章指出,越南的戰略受到其曆史、經濟以及地理上接近中國等因素的影響。越南經濟極度依賴中越貿易和投資,這種依賴限制了越南的行動。然而在所有争端方當中,越南在南海對華喪失“領地”最多。因此,河内在南海對中國磨刀霍霍。

中越作為兩個曾經沖突也有過合作曆史的社會主義國家,包括黨對黨會談在内的許多官方及半官方渠道形成了溝通平台,确保雙方緊張關系維持在可控水平以内,不影響雙邊關系的其他方面,尤其是貿易和投資。

當然,越南會繼續在東盟論壇上提出南海議題。越南還試圖提升與美國的關系,并且正在與菲律賓就共同關切進行磋商。文章稱,盡管越南對馬尼拉将南海争端提交國際仲裁的做法給予一定支持,但這種支持不太可能演變為河内和馬尼拉針對北京的統一陣線。河内與北京打交道的選擇再次受限,而且除了尖銳言辭之外,越南無法采取大膽立場。越南将繼續通過東盟地區論壇之類的場合表達對中國的不滿。

文章認為,在馬尼拉對華發起法律挑戰的情況下,可以證明,中國領導層可能更願意與河内達成妥協,以孤立馬尼拉并防止形成反對北京對南海領土主張的統一陣線。

與此同時,菲律賓戰略的驅動因素是該國認為中國的舉動影響到了菲律賓的利益。作為一個軍事上處于劣勢的國家,菲律賓的靠山是1951年與美國簽署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文章指出,馬尼拉是華盛頓“再平衡”戰略的天然夥伴。菲律賓還在與日本加強關系。日本與中國在東海也存在争端。這一力量網絡可以幫助菲律賓削弱來自中國的報複措施,同樣也可能讓馬尼拉壯起膽子采取反對北京的立場。

因此可以說,力量部署和結盟狀況決定着越南和菲律賓的戰略。此外,與越南形成對比的是,菲律賓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對華依賴不大。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