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中美南海對峙或因美軍艦挑釁遼甯艦編隊
    2013年12月24日 17:21

原标題:港報:中美南海對峙或因美軍艦挑釁遼甯艦編隊

港報稱,中美軍艦險些相撞的事件發生在美軍“考彭斯”号巡洋艦對中國新的——也是唯一的——航母遼甯艦試航進行偵察之際。這起事件被視為是2009年“無瑕”号事件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事故。在2009年“無瑕”号事件中,美方聲稱其海軍監測船“無瑕”号在南海遭到幾艘中國偵察船的“騷擾”。但中美海軍之間的這種相遇正在變得相當頻繁。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23日報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方消息人士聲稱,事發當時,“考彭斯”号巡洋艦對遼甯艦編隊發起了挑釁行為。這種說法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

但這種可能性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美軍“考彭斯”号巡洋艦當時正在做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偵察監視意味着什麼?“考彭斯”号是否妨礙了中國艦隊的行動或通信?兩者的相遇是否發生在中國所說的200海裡專屬經濟區内?“考彭斯”号是否把某種裝置或設備放入該水域?

在判斷誰是誰非之前,弄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有助于我們判定誰是過錯方,以及其挑釁行為有多嚴重。

中國不是第一個在公海宣告設立臨時海上軍事訓練區的國家。美國曆史上共設立過超過50個“防禦性海域”。

1984年1月,美國向波斯灣和鄰近地區的飛行員發出通知,對飛行高度低于2000英尺(約合609.6米)、未經許可接近或從當地機場起飛的飛機發出警告,要求其遠離在該地區執行任務的美國海軍部隊,不要靠近美軍部隊所在的5海裡範圍之内。這份公告說,未及時表明身份的飛機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危險”。

當伊朗抗議這些行動不符合國際法規定的時候,美國堅決駁回,聲稱“美國采取的做法被廣為接受,完全符合有關國際水域和海峽的國際慣例”。

至于其對通航自由原則的辯護,上世紀80年代初當美國在尼加拉瓜港口附近布雷的時候,除美英之外的聯合國安理會所有成員都投票贊成聯合國通過一項決議,譴責“這種妨礙通航自由和商務,從而違反國際法的行為”。

問題的關鍵在于:當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尚未公之于衆,且美國有着類似行為的時候,美國及其發言人和下意識的支持者正在攻擊中國的做法。

美國狡猾地提出批評,而中國無力或不願以西方的方式來解釋其行為,這種情況令人擔心。

報道稱,當前急需的是制定雙方都能接受并自願執行的軍隊海空行為準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登普西将軍表示,兩國軍官“已經在舉行會談,以便拟定兩軍在海空或網絡空間相遇時的行為準則”。

希望這些談判能夠取得成功——并且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