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援引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的話說,如果國際仲裁法庭就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主權訴訟作出最終裁決,由兩岸國際法專家組成的團隊準備在裁決之前召開國際學術研讨會,向國際社會說明中國“九段線”的由來,并質問菲律賓的訴求是否具備法律依據。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9日報道,吳士存4月7日在海南海口的南海研究院接受采訪時透露了上述信息。他說,他組織的兩岸國際法專家團隊2013年4月已開始運作,對仲裁法庭的管轄權和可受理性等法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從兩岸學者的初步研究來看,仲裁法庭對案件沒有管轄權。
報道稱,吳士存也質疑仲裁法庭法官的構成不公正。他說,南海問題夾雜地緣政治因素,并且曆史和法律因素十分複雜,但發生在亞洲的事情,法官組成多是西方人,“這能把案子公平公正地裁決嗎?我不相信”。
吳士存也指出菲律賓是借案造勢,一旦仲裁法庭裁決“九段線”非法,菲律賓很清楚中國不會接受,到時西方國家又有文章可做,指責中國不遵守國際規則。
在時間軸上,吳士存強調國民政府在1948年就正式對外公布“行政區劃圖”并附上“南海諸島位置圖”,當時是“十一段線”。1953年,新中國去掉了北部灣内的兩條,變成“九段線”。他重申,“九段線”的産生先于1994年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數十年,企圖用後者否定前者,違背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國際法重要原則。
報道稱,吳士存受訪時表示,南海研究院特地設立了“南海檔案及曆史文獻庫”,收集與南海相關的文獻資料共3萬餘頁,其中包括政府公文、電訊稿、會議紀要、照片和地圖,記載了民國時期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的管轄活動,檔案資料主要來自台灣地區。
據報道,中菲近日在仁愛礁激烈對峙,美國公開力挺菲律賓。吳士存強調,中國在南海主權争端的底線非常明确:絕不能再丢失任何島礁,否則政府将面對國内非常大的壓力。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