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亞洲論壇:南海合作共赢期待新思路
    2014年04月11日 09:41

讨論議題向政治、安全領域拓展是博鳌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一大看點。這其中,主題為“南海,共赢與合作的創新思路”閉門會議尤其值得關注。

之所以要關注這個讨論,一是南海問題保持較高熱度,中國倡導的南海海上合作除在文萊、馬來西亞方向略有進展,大多數情況下進退維谷,考驗着新一屆中國政府的外交智慧,也檢驗中國戰略布局的穩定性和有效性。二是馬航MH370失聯事件發生以來,多國軍事、海事力量在包括南海在内的廣闊海域展開了史上最大規模聯合搜救行動,有關經驗、教訓和啟示需要及時總結。

一個更重要的背景是,中國已經明确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方略,把對外加強海上合作提升到國策高度,并提出了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構想,要求以東盟國家作為實施重點,堅持“親、誠、惠、容”,以中國-東盟“2+7合作框架”和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為依托,打造中國與東盟關系“鑽石十年”。

出席“南海,共赢與合作的創新思路”閉門會議的嘉賓将包括中國外交部亞洲事務特使王英凡、曾主管亞洲事務的外交部前副部長傅瑩和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美國等國及寶島台灣的前政要或南海問題研究機構知名學者。這也正是南海和平穩定最主要的幾個利益攸關方。如果與會者能利用好自己的豐富經驗和難得的聚首機會進行一場頭腦風暴,為南海周邊國家如何化分歧為合作動力、變緊張對峙為建設性局面提煉出一些能被各國決策當局認真吸收的建議來,本次博鳌亞洲論壇将獲得一個寶貴亮點,南海地區局勢将新增一線希望。

在南海地區尋求合作共赢首先要堅決貫徹和平解決争端的宗旨和原則,管控好南海主權争端和海上争議問題。認真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在此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協商制訂“南海行為準則”的進程,是實現這一目标的關鍵。2013年9月,中國顧全大局,與東盟十國啟動了按照“宣言”精神談判“準則”的小組磋商,共同邁出了加強對南海局勢管控的堅實一步,穩步推進有關磋商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受美國亞太戰略調整刺激,菲律賓處在一種戰略亢奮狀态中,急欲趁中國強将未強在南海再撈上一把,緊拽美國同中國強硬對抗。菲律賓一方面試圖進一步改變現狀,強化、擴大、升級其對中國島礁的非法占據,一方面極力将南海争端鬧上國際法庭,借此颠覆中國對南海權利主張的法理依據,同時胡攪蠻纏,企圖為“準則”磋商強行設定時間表,把“準則”變成單向束縛中國的牢籠。菲方的作法從根本上違背“南海各方宣言”精神,是對中國與東盟合作議程的劫持,不可能在中國維護主權權益的堅定性面前占據上風,也不可能得到東盟大多數國家的呼應和支持,中國處理對東盟關系的總體思路不能被其牽着走。

在南海尋求合作共赢,就是要把握形勢變化的主流,把握積極支持對話談判和平解決争端的大多數,讓他們優先分享合作共赢的成果;控制矛盾溢出效應,孤立為一己之私不斷挑動矛盾的極少數,讓他們獨自承擔與中國無理糾纏和對抗的主要代價。這就需要中國逐步形成在南海地區實行“共同但有區别”的策略的意識和能力,并在今後一個時期把在南海推動合作共赢的努力更多投入到雙邊領域。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