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左二)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裡拉對話會。新華社發

資料圖片:對于越方屢屢在南海侵犯我981鑽井平台作業主權行為,中國海警毫不客氣,對其船隻進行驅趕。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道 外媒稱,新加坡外交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6月30日早在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的論壇上,同與會的近200名外國使節和學者等分享了他對區域局勢的看法。
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1日發表題為《尚穆根:報道南中國海糾紛 國際媒體忽略部分事實》的報道稱,對于國際戰略研究所亞洲執行董事蒂姆·赫胥黎所提出的,中國在過去兩三年裡更強硬宣示南中國海主權、中國以曆史為主權依據的立場以及東南亞國家對國際法的重視該如何調和這一問題,尚穆根直指赫胥黎的問題背後的假設是對中國的一種偏見,而且不太公平和準确。
他說:“你将中國的立場與東盟支持國際法的立場對立,意味中國不遵守國際法。我想這不是最正确的說法。不幸的是,國際媒體傾向反華,令我們不能得知完整的事實。”
他說:“我不是要為中國辯護或者對其他國家表示支持,新加坡完全中立。但事實是,中國宣稱有許多島礁的主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并不涵蓋島礁主權,有關主權的聲索取決于國際法下的一些因素,包括曆史所有權,曆史依據是否充分則另當别論。”
據報道,追溯曆史,中國政府在1958年發表聲明宣布中國的領海範圍,當時的越南總理範文同基于種種原因承認和贊同中國政府的有關聲明。尚穆根以目前越方立場的改變說明有關糾紛“比國際媒體的報道更為微妙”。
不過,尚穆根認為,中國對南中國海“九段線”主權聲索的具體内容并不清楚,是它招緻批評的主因。
“它是宣示這九段線裡所有領海的主權,也就是宣示公海的主權,還是隻宣示九段線内所有的島礁和相關的水域?隻要有模糊的地方,中國就會面對很多問題。”
報道稱,尚穆根不認為可以把區域局勢的升溫歸咎于任何一方,“涉及糾紛的多方,行事都沒嚴格遵照國際法”。
盡管再次強調達成具法律約束力的南中國海行為準則的重要性,尚穆根提出一個問題:目前的國際法由美國和歐洲等西方國家在中國衰弱時所确立,中國會願意完全接受這套規則嗎?
“中國國内外的權力平衡将不斷改變,向中國和大國的利益傾斜,但中國在這方面不是特殊的,大國一般都不喜歡被規則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