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中原新聞網訊】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台灣海洋大學教授邱文彥日前出席APEC海洋環境永續性圓桌會議時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南海各方應放下主權争議,共同促成合作,将南海建設為“國際和平公園”,而保育海洋資源可以作為各方合作的第一步。
第15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企業、私人部門參與海洋環境永續性圓桌會議,23日在台南成功大學舉行。台灣前“環保署”副署長、任教于台灣海洋大學海洋資源管理研究所的邱文彥與會并接受中評社訪問,針對南海的主權與漁業資源所引發的争議,強調各方應擱置主權争議、共同促成合作。
邱文彥自1994年起即代表台灣出席APEC海洋資源保育工作小組會議,并負責編輯APEC海洋資源保育及漁業聯合特刊。他表示,APEC是經濟合作組織,我們希望在論壇上,大家可以擱置主權問題,減少區域之間的緊張外,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共同分享經驗,共同促成各方的合作,不管是南海的行為準則,或是将來宣言的落實,都是非常重要的。
南海議題的相關周邊國家,包括海峽兩岸、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乃至于日、韓、美國等,都出席23日的圓桌會議。邱文彥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平台,我們不是在談主權的争論,而是談如何合作,APEC就是談經濟合作、永續發展上如何繼續努力。
邱文彥強調,台灣過去在南海問題上都被排除在外,但台灣也是南海的一分子,尤其太平島是南海最大的島嶼。“我們有一個倡議,希望将南海變成‘國際和平公園’”,邱文彥說明,就是各個國家建立保護區的網絡,分享所有海洋保育的相關資訊,共同有一個積極的作為來保護海洋的資源。
同時,南海的島礁非常多,很多航行安全問題、污染問題、資源保育問題等,都是各方要撇下主權争議,共同促成合作。
邱文彥表示,台灣要呼籲、要發聲,南海要朝向和平的、理性的、減少沖突的方式來共同合作,并以保育海洋資源做為第一步;而此一合作,一定會超過主權争議,讓各方能夠達到永續的、達到經濟成果,并且符合APEC真正目的、方向。
他說,APEC企業、私人部門參與海洋環境永續性圓桌會議邁入第15屆,這個會是台灣提出經費、向APEC申請的計劃,最重要的目标是讓企業界、環保社團、學界、民間團體共同來參與海洋環境保護、濕地保育等,而不止是政府的責任。
邱文彥指出,此次圓桌會議主題有二,一是濕地保育,二是大家共同關心的鳗角資源保育。鳗魚資源愈來愈少,以後可能沒有鳗魚飯可吃。全世界都關心,尤其是日本。
邱文彥說,圓桌會議最重要意義是可以分享各個國家的經驗。在台灣,比較重要的成果,是“立法院”去年通過了濕地保育法,這在亞洲地區并不多,台灣算是走在前面。另外,圓桌會議也搭起了很好的平台,除了鳗魚之外,包括鲨魚、鲸豚等保護問題,會有很多的建議與讨論,并作為未來APEC各經濟體共同拟定政策的重要參考,以及保護行動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