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高層南海會談釋放大信号 範長龍下重要指示
    2014年10月21日 08:06

【環球軍事報道】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0月20日報道,據官方的新華社報道,中國和越南已經同意恢複軍事關系,并控制住兩國的海上糾紛。報道稱,此前這兩個相鄰的國家曾發生海上對峙。然而,在越南一個高級軍事代表團在18日訪問北京後,雙邊關系的報道已經平靜下來。新華社引述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的話稱,中越應當“管控好部隊,不說傷害兩國人民感情的話,不做影響兩國關系大局的事。”

報道稱,中國船隻曾在持續三個月的海上對峙期間與越方船隻發生碰撞,這場對峙是中國與海上鄰國之間一連串對抗中最嚴重的。澳大利亞國防學院(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Academy)南海問題專家、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名譽退休教授卡爾·泰爾(Carl Thayer)寫道,18日在北京舉行的兩軍會晤是重要的,“因為它們表明,中國和越南都承認,兩國軍隊之間發生意外或誤判可能導緻局面失控”。

“雙方似乎都願意就如何對事件做出回應、以防止其升級達成諒解。” 報道稱,随着中國在擁有豐富石油和漁業資源海域的領土主張上變得更加強硬,越南、菲律賓和日本已經在外交上走得更近。 報道認為,盡管如此,中國的戰略似乎奏效了。這一次,中國于在北京附近舉行亞太經濟合作論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簡稱APEC)、迎接區域各國元首前夕修補了關系。 另據《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18日報道稱,在越南和中國這兩個鄰國努力管控越來越緊張的南中國海糾紛之際,越南稱其與中國已同意在兩國國防部之間開設一條直通電話線,以便解決糾紛。

越南國防部18日發表的一份聲明說,國防部長馮光青17日在與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舉行會晤時說:“兩國、尤其是兩軍有必要繼續合作,保持健康穩定的關系,并解決糾紛。” 報道說,兩國關系的緊張局面于今年5月達到近年來的頂峰,當時中國在“有争議”的西沙群島附近部署了一座鑽井平台,引發了危險的海上撞船事件以及越南工業園區内的反華騷亂。

報道稱,将于下個月召開的兩次地區會議将給兩國緩和關系提供機會,一次是北京主辦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一次是在緬甸舉行的東盟國家和其他國家參加的峰會。

一些分析人士稱中國想要在這些會議上樹立一種負責任的夥伴和恩人的形象,不想被指責欺負鄰國,因此不得不采取守勢。據中國官方媒體17日報道,雙方已同意發展兩軍關系并妥善處理海上問題。李源潮呼籲兩國加強戰略溝通,增進政治互信,管控好海上分歧,推動共同開發。

越南國防部稱,在會見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時,馮光青說兩國軍隊應保持冷靜,嚴密控制海上活動,以避免出現“誤解和糾紛”。

據越通社10月18日報道,在結束此次訪華之前,國防部長馮光青18日在北京與中國的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舉行了會談。 馮光青說,越南珍視同中國的友誼與全面合作,他建議兩軍推動傳統友誼與合作,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報道稱,在海上主權糾紛問題上,馮光青重申了越南的一貫政策,即依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等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馮光青說,越南将與東盟和中國合力制定南海行為準則。《南華早報》網站10月19日報道稱,中國和越南18日在高層會晤中同意繼續發展軍方關系并處理海上問題,發出了表明南中國海糾紛帶來的兩國關系緊張可能正在緩和的首批信号。

據新華社報道,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在北京對越南國防部長馮光青說,中越兩國要“管控好部隊,不說傷害兩國人民感情的話,不做影響兩國關系大局的事”。

分析人士稱,高層會晤表明兩國十分希望防止爆發軍事沖突。暨南大學的東南亞問題專家張明亮說,範長龍是在提醒河内不要試圖巴結美國等大國,而是要集中注意力發展與中國的良好關系,因為“遠親不如近鄰”。張明亮說:“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些高層會晤安排在美國本月早些時候宣布部分取消近40年來對越南的武器禁運僅僅數周之後。”

上海的軍事評論員倪樂雄說,馮光青想要确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領土糾紛問題上的真正意圖。他說:“越南軍方需要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否真正希望維持南中國海現狀。對越南來說,與中國開戰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