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實驗3”号科考船南沙8月23日電 (記者孫自法) 經過連續20多小時破浪前行,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3”号綜合科學考察船23日下午穿過北緯12度線,進入2012年南海海洋斷面科學考察夏季航次重點科考調查區域南沙海區航行。
“實驗3”号科考船船長李友光表示,由于受今年第14号台風影響,包括西沙海區在内的南海中北部這兩天不适宜進行海上科考作業。為了既避開台風,又節約時間,“實驗3”号适時調整科考站點順序,前往南沙海區開展科考作業。
他說,根據船上收到的天氣及海況預報,南沙海區目前及未來幾天内的天氣及海況條件,均可滿足海上科考作業要求。“實驗3”号科考船,預計23日夜間抵達南沙海區首個科考作業站點。
本次科考任務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陳榮裕高級工程師指出,因台風大浪區影響,“實驗3”号調整原定自北向南科考計劃,抵達南沙海區後,将先後實施北緯10度海洋橫向斷面科考作業、南沙站潛标回收投放作業、北緯6度海洋橫向斷面科考作業和沿東經113度從南沙群島一直向北(北緯6-18度)海洋縱向斷面科考作業,最後再補做北緯18度海洋橫向斷面留下的3個大面觀測站。
陳榮裕稱,南沙海區科考作業項目内容與之前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海底地質采樣,海水溫、鹽、深度(CTD)剖面觀測,海洋剖面湍流觀測,海洋浮遊生物拖網采集、GPS探空氣球數據采集等。
“實驗3”号2012年南海海洋斷面科學考察夏季航次的航線将經過南海整個海域典型區域,包括南沙群島的島礁區、中部海域的深水區、南海西部的西邊界流區、黑潮影響區等,共設大面觀測站75個、潛标站6個,現已完成17個大面觀測站、4個潛标站的海上科考作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