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3”号綜合科學考察船26日完成南沙海區2個潛标站的海上科考作業。
本次科考任務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陳榮裕高級工程師介紹說,南沙2個潛标站作業,包括1個潛标的回收再投放和新投放1個海洋沉積物捕獲器。回收采集測量數據後再投放的潛标工作時限1年,其在同一海域不同深度進行每天24小時連續不間斷測量,主要科考項目為剖面海流觀測。
在南沙海區新投放的海洋沉積物捕獲器将采集未來1年時間内投放海域的水體沉降顆粒物及相關水文參數,它捕獲的海洋沉積物樣品記錄有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過程的相關信息,可用于南沙海區乃至整個南海海域的海洋環境、海洋生态、海洋地質等科學研究及長期資料積累。
當天上午,“實驗3”号在南沙預定海區進行潛标回收作業期間,一架非法進入中國南海的不明國籍軍機以較近距離低空圍繞科考船盤旋兩周後離開。在這之前,“實驗3”号清晨開展北緯10度南海海洋橫向斷面1處大面觀測站作業時,一艘非法進入中國南沙海區的懸挂越南旗幟的僞裝漁船,長時間尾随科考船。 “實驗3”号科考隊員和船員排除幹擾,按計劃順利實施并完成海上科考作業。
南沙2個潛标站科考作業結束後,“實驗3”号由東向西航行,繼續開展北緯10度南海海洋橫向斷面其他站點科考作業。
“實驗3”号2012年南海海洋斷面科學考察夏季航次,是中國國家科技基礎性專項“南海海洋斷面科學考察”任務的第4個航次,航線将經過南海整個海域典型區域,共設大面觀測站75個、潛标站6個,現已完成28個大面觀測站和全部6個潛标站的海上科考作業。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