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希拉裡為南海行為準則制定時間表,中方警告其勿插手作為将戰略重心重新轉向亞洲的一部分,美國繼續在南海及東海問題上把握謹慎的平衡術,這預計也将成為到訪北京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繼續采用的策略。據新華社報道,希拉裡昨晚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訪問。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和國務委員戴秉國将分别會見她。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将與她舉行會談。作為她為期10天的亞洲六國之行的一部分,這可能是她最後一次作為國務卿訪問中國。在昨天深夜與楊潔篪的會談中,希拉裡說,美方緻力于同中國構建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這是美方在亞太地區“再平衡”的關鍵。3日,在訪華的前一站印度尼西亞,希拉裡竟警告稱,“有關方面”不要在處理有争議且資源豐富的南海争端時訴諸“脅迫、恐吓和威脅”,并敦促該地區國家共同合作制定南海行為準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則在昨天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中方注意到美方多次表示在南海主權争議問題上不持立場,希望美方言行一緻,多做有利于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中國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有維護自身領土和海洋權益的權利。”洪磊說。仍在發出強硬聲音3日,希拉裡造訪了東盟最大經濟體印度尼西亞,并借助這一場合強化了美國在不斷升級的地區領土争端問題上的強硬聲音。希拉裡稱,美國把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視為“國家利益”。希拉裡重申了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所謂“不持立場”的立場,但是“我們需要這個地區的所有國家一起,通過合作的方式來解決争端,而不是通過脅迫、恐吓、威脅的方式,當然更不能使用武力。”希拉裡當天在會見印尼外長馬蒂後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鼓勵東盟和中國在最後敲定一項全面行為準則上取得實質進展,以确定道路規則,以及和平解決分歧的明确程序。”今年7月于柬埔寨舉行的東盟外長會上,由于在南海問題上較深的歧見,東盟未能達成聯合聲明。但随後在東盟達成南海問題共同立場的六點原則上,印尼起到了關鍵作用。希拉裡3日稱,美國受到這一成果的“鼓舞”,但是要求原則得到落實,特别是實施南海行為準則。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南海行為準則是對此的推進和落實,但磋商工作遲遲無法取得進展。希拉裡表示,美國希望看到中國與東盟能在11月東亞峰會前就南海問題取得“實質進展”。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将參加11月的峰會。中方此前曾表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讨論南海行為準則。針對希拉裡的這一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中國同東盟國家按照《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原則和精神,在協商一緻的基礎上朝着制定“南海行為準則”而努力。中方希望其他國家尊重、支持中國和東盟國家為此所做的努力,多做增進互信、有利穩定的事。印尼外長馬蒂表示同意希拉裡對南海行為準則的重要性以及有必要盡快拟定行為準則所持的看法。馬蒂在與希拉裡會晤後說,“假如沒有一個行動準則,沒有一種外交途徑,那麼這個地區一定會出現更多事端。”馬蒂一直穿梭于東盟成員國之間,試圖讓各成員國找到共同立場,結成統一戰線。美國外交官員稱,希拉裡誓言将把減緩地區緊張态勢的強烈信号帶往北京。在昨天離開印尼前往中國前,希拉裡還會見了印尼總統蘇西洛和東盟秘書長素林。會後她再度強調,東盟國家在處理南海領土争端問題上必須形成統一戰線,以“切實地冷卻局勢”。不過素林稍早時對媒體表示,各方太關注南海問題,可能有負面作用。他說:“我們希望一個有利的環境,确保我們盡早達成南海行為準則。”回應“核心利益說”昨天,針對南海問題到底是否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稱,南海問題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各方理解和關注重點不盡相同,對自身利益的認識自然也會有所差别。就中方而言,南海問題的核心是中國南沙群島的部分島礁被侵占所引發的領土主權争議及相關海域海洋權益主張重疊問題。中國一直堅持領土争端問題應該在雙邊基礎上加以解決,但希拉裡反對這種立場,并在印尼再度敦促中國與擁有10個成員國的東盟“協同合作”。亞太海上争議專家馬克·瓦倫西亞認為,中美近來圍繞南海問題的交鋒留下的印象“無疑是美國正偏袒東盟一方”。有分析認為,希拉裡此行意在凸顯美國外交在某一階段的鮮明主題——重返亞太,以及近期亞太外交的當務之急——東亞“維穩”。希拉裡的短暫訪華被外界描述為既要向中國施加壓力、推動海上領土争端保持在“外交手段解決”的限度之内;同時又要尋求與中國的積極互動,在包括朝鮮和伊朗核問題、叙利亞危機等議題上保持合作的軌道。一個更難展示的姿态是,如何保持自身對具體的争議主權主張的中立立場。一名随行的美國外交官表示,現在是穩定中美關系的時刻,而不是“攪渾水”的時候,“我認為國務卿将非常清楚地強調我們維持強勁、積極(對華)關系的持續利益。”美方高級官員稱,希拉裡四個月内兩度訪華所傳遞出的信号又一次表明中美是合作和夥伴關系——這也是同處于政治年的兩個國家一次重要的交換立場機會。美國民主黨3日發布施政綱領說,希望重新平衡外交政策,更加注重強化在亞太地區的同盟和夥伴關系。總統奧巴馬承諾加強與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菲律賓、韓國和泰國合作,保持在日本和韓國的“存在”,增強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存在”。談到與中國關系,民主黨說,和平而繁榮的中國對世界有益。美中确有一些分歧,但奧巴馬将繼續努力與中國合作,一同緩和朝鮮半島局勢,化解伊朗核争議。他将繼續尋求與中國合作的機會,包括加強兩國軍方交流。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