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召開南海問題聽證會
    2012年09月13日 16:52

人民網華盛頓9月12日電 (記者 王恬 張旸)美國國會衆議院外交委員會9月12日召開關于中國與南海問題的聽證會,聲稱其目标是“推動南海及其周邊以及其它鄰近東亞大陸海域的海上領土争端的和平與合作解決”。然而,無論是主持會議的國會議員還是出席作證的專家學者,其矛頭均直指中國,反複攻擊中國“欺淩”鄰國,很難看出這是一個有意于推動南海争端“和平與合作解決”的會議。衆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斯-萊赫蒂甯在開場發言中指責中國政府“欺淩”鄰國,在南海表現得更加“好鬥”。她稱美國支持盟友菲律賓與日本,“美國海軍将繼續維持包括南海在内的太平洋水域的和平”。她強調,美國不能由于其它國際危機而忽視美國“在南海與西太平洋的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民主黨議員伯曼在開場發言中稱,中國“日益具有挑釁性的行動”激起南海緊張局勢升級,中國的行動在聲索方中是“最具挑釁性的”。他稱中國設立三沙警備區以及在相關海域建立常态化的戰備巡邏制度是使地區局勢“日益軍事化”。他說,奧巴馬政府已反複向中國表明,“美國不會允許中國在區内稱霸”,“必須迫使中國和平解決争端”。出席聽證會的美國海軍戰争學院教授吉原俊井聲稱,中國海軍力量的發展已經構成了對南海地區的挑戰,中國在海上已經擁有了多種尖端設備和作戰策略。他認為,雖然目前中國的軍事力量尚無法與美國軍力相匹敵,但足以輕易擊敗亞洲敵對國家,因此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希望美國幫助抗衡中國的海上力量,而奧巴馬政府向亞洲的“再平衡”政策提供了這種保證。吉原俊井稱,美國應該積極幫助東南亞國家增強自身的軍事力量,同時構建追蹤中國海軍動向的地區監測體系,并提高美軍的快速部署與海上打擊能力。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葛來儀則指責中國“恫吓”南海其它聲索國,“升級脅迫外交”,此舉甚至對“地區和全球都具有影響”。她說,“中國藐視國際法和規範的傾向令人不安,形成壞的先例”;“中國日益傾向于使用經濟影響力來脅迫他國根據北京的意願調整政策,令人憂慮”。葛來儀建議美國政府繼續要求中國與東盟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和包含争端解決機制的行為準則,同時美國需繼續推進以東盟為中心的地區政策,以打消東盟國家對中美“合作共治”的疑慮。她認為,“美國繼續加強與東亞的經濟、外交和軍事接觸是至關重要的”,“以确保地區和平與穩定”。史汀生中心東南亞項目主任理查德·克羅甯在聽證會上說,中國的崛起及其“想成為東亞與東南亞支配性大國”的雄心是美國在21世紀面臨的最重要的地緣政治問題。他稱對美國及中國的鄰國而言,“中國崛起的最具挑戰性的方面”是它缺少對基于規則的國際體系的承諾。他認為,美國對中國挑戰其“核心利益”——航行自由——的擔憂,以及中國與菲律賓、越南的争端事件升級,使美國決策者“含蓄地站了邊”。他指出,中國的鄰國日益靠近美國,會成為美國的地緣政治所得,也有利于美國擴大在東南亞水域的軍事存在,但美國在亞太海上聯盟與夥伴關系的所得,或将為被卷入不符合美國更廣泛利益的沖突的風險所抵消。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彼得·布魯克斯聲稱,中國在南海的“專斷”行動可能威脅該海域的航行自由,影響全球經濟。他稱美國政府若不能在“迎接中國挑戰”方面發揮“必需的領導作用”,将影響美國在東亞及全球的地位。布魯克斯說,美國在南海地區的盟國和夥伴都需要美國保持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但他質疑在削減财政預算和擔負其它全球責任的背景下,美國還能有多少能力保持在亞洲的軍事存在。盡管美國國會議員和專家學者們極力鼓吹“中國在南海的威脅”,将南海局勢渲染得“劍拔弩張”,但在談到“解決之道”時,也都隻能承認沖突乃至戰争不符合所有各方的利益,包括美國的利益。羅斯-萊赫蒂甯聲稱中國尋求控制南海以及西太平洋,“因此(中美之間)爆發海戰的可能性不斷增加”,而這“并不符合美國人民與亞洲人民的利益”。伯曼呼籲相關各方緩和緊張情勢,避免以牙還牙,因為這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地區爆發沖突的潛在成本要遠高于從南海海床中獲取的潛在經濟利益”。克羅甯說,由于中美雙方經濟的相互依賴與共同利益,中美之間的争執不會上升至美蘇冷戰的程度,當前美國應一方面堅持美國的海上權利,支持東盟等多邊地區機構,一方面尋求與中國的積極接觸。在美國眼裡,南海作為全球重要貿易通道及其巨大的油氣儲備而具有特殊的戰略重要性,是“地緣政治上和商業上最重要的水域之一”。去年7月,美國國務卿克林頓發表聲明,強調美國作為一個太平洋國家,在南海航行自由、無阻礙商務、維持南海和平與穩定及各方遵守國際法方面具有“國家利益”。美國政府高官多次表示對南海主權争端不持立場,但在貌似公允的表态中均“流露出”對中國“以大欺小、恫吓脅迫甚至動用武力”的“擔憂”,同時不斷加強與其亞太盟友日本、菲律賓等國的軍事關系。在美國着眼中國、向亞太戰略再平衡的大背景下,南海争端、釣魚島争端的升溫為美國緊拉盟國及夥伴國、實施大戰略提供了更好的“機遇”,但美國心裡也很清楚,将危機管理在可控範圍、保持亞太地區的穩定與增長才最符合美國的利益。正因為此,美國政要及專家們既不時地“煽風點火”、指責中國“專橫霸道”,又要大談緩和局勢、吆喝共同利益,美方這種漁翁得利的心态與自相矛盾的做法對亞太和平與穩定并無真正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