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水産研究所的“南鋒号”海洋漁業調查船,已經開到南沙群島“渚碧礁”。開發南海中南部海域的漁業資源,是中國從海洋尋找食材,發展“藍色”農業的必由之路。來看特派記者蔣曉峰發回的報道。 南海是中國海洋漁業最大熱帶漁場,而南沙群島中南部,遠離大陸數百海裡,雖然渚碧礁海域有潛在豐富漁業資源,大陸漁民卻很少光顧這片海域。漁船老化、裝備落後、新船造價高、燃油費開支高等原因,都制約漁民遠下南海,到這裡生産作業, 隻有形單影隻的中國漁船到這片水域捕魚。勘查南海中南部漁業資源,開發外海漁場,對轉移近海捕撈壓力,維護中國漁區社會穩定和漁民增産增收具有現實意義。而廣闊的南海,中國的資源開發幾乎是一片空白,不及越南、菲律賓等國家。 中國的漁業資源其實非常豐富,隻是缺乏科學的調研。開發南海,漁業現行,其實并不是一句空話。如果能做到這一點的話,有助于改善沿海漁民的生計問題,改善中國人民的膳食結構。 南鋒号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船,在渚碧礁、美濟礁等地的科考,對中國開發南海,特别是南海中南部的漁業資源,能提供指引,也有助于中國藍色農業的未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