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記者李娜】第67屆聯合國大會正在紐約舉行,印度尼西亞又再次借機拉外部勢力介入南海問題。美聯社9月26日報道稱,印度尼西亞正在東盟各國内部傳閱正在編制的所謂“南海行為準則”草案。印尼外長納塔萊加瓦(Marty Natalegawa) 稱,此舉是希望能在11月的地區峰會前取得“進展”。 納塔萊加瓦表示,他将在聯合國大會召開期間将“南海行為準則”草案呈送東盟國家外長讨論,并稱,希望在11月在柬埔寨召開的東亞領導人峰會前取得“進展”。他還稱,确立南海行為準則很有必要,因為這樣才能維持南海穩定,并防止有關争議“失控”。 納塔萊加瓦聲稱,同樣受到中國與日本糾紛的影響,目前這一地區的局勢十分麻煩,但包括中國在内的各國都同意對抗将使各方有所損失。東盟國家意識到,區域穩定才能确保經濟增長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他還聲稱,中方已“認可”需要盡可能多的取得外交進展,包括貫徹執行2002年簽訂的非約束性協議,并臆測稱中國在南海問題立場上有一些“調整”。他還借機稱,制定行為準則就是将該協議付諸實踐的機制。 據悉,在今年7月召開的東盟系列部長會議上,菲律賓、越南等國就力推所謂“南海行為準則”,妄圖捆綁東盟向中國施壓,但最後無果而終。對于個别東盟國家推崇的所謂“行為準則”,中國外交部此前已聲明,中國與東盟10年前簽署的協議不是用來解決南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争議的。東盟方面也多次強調,作為地區組織,東盟在争議問題上不持立場,南海争議應由聲索國通過和平談判解決。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