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廈門10月17日電 (記者 陳悅)中國—東盟南海海洋環境與監測技術研讨會17日在廈門開幕。中國和東盟國家的70多位官員、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讨會。 本次會議是執行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四次高官會議通過的“2012年工作計劃”的一個項目。會議由中國國家海洋局主辦,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承辦,于17日和18日兩天進行。 研讨會上,與會代表圍繞南海海洋生态環境監測與評價技術展開深入讨論,預期将在加強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海洋科技合作、促進海洋監測與技術領域交流、推進南海務實合作、創造南海區域和諧環境等方面達成廣泛共識。 中國國家海洋局合作司副司長陳越在開幕式上緻辭表示,南海作為全球海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嚴峻的海洋生态環境問題。中國政府和中國國家海洋局十分重視與東盟國家在海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力主實現區域共同發展。 陳越向記者透露,在此次研讨會前,中國和東盟國家已經就區域海洋、防災減災舉行了兩次研讨會,并達成許多共識,正在積極推動一些合作項目的開展。 她并介紹說,中國政府于2011年頒布了《南海及其周邊國家海洋國際合作框架計劃(2011-2015)》,今年又由中國國家海洋局和中國教育部聯合設立了“中國政府海洋獎學金”計劃,用于資助國外優秀青年來華攻讀海洋及相關專業的博士和碩士學位。 出席研讨會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周樂明對記者表示,相信通過合作和信息分享,能提高東盟國家整體海洋保護能力,促進對南海生态環境的保護。(完)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