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南海素有“藍色聚寶盆”之美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藍色家園”。
良好的海洋生态環境是海南的核心競争力,建設國際旅遊島須以保護海洋生态環境為前提。為喚起公衆保護海洋環境意識,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省無公害農産品協會等單位近日在海口舉行南海海洋生态環保研讨會。有關專家在會上呼籲,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共同保護南海海洋生态,呵護我們的“藍色家園”,努力實現人海和諧,助力海南綠色崛起。
來自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師範大學、台灣海洋大學的專家學者,分别就南海海岸帶、珊瑚礁、紅樹林、海洋動植物保護、加強海南和台灣兩地的海洋生态環保領域合作等議題展開研讨。
護衛“海上長城”
力保海洋生态安全
專家們認為,南海生态環境保護狀況總體良好,但存在的隐憂也不容忽視,如海岸侵蝕、珊瑚礁、紅樹林生态系統退化及遭人為破壞等,危及了海洋生态的安全。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勝認為,珊瑚礁對維護海岸穩定、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持海水潔淨、減輕地球溫室效應等具有巨大作用,因而被稱為“海上長城”。但眼下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統退化及遭人為破壞現象令人擔憂,水溫持續過高導緻珊瑚白化,同時,海水遭受污染、長棘海星蠶食、漁民濫采珊瑚、炸魚及不規範旅遊開發等均對珊瑚生态系統造成一定威脅。
據了解,西沙、三亞等地珊瑚礁生态系統呈退化之勢。
專家認為,珊瑚礁生态系統是海南重要的熱帶海洋生态系統,應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共同保護珊瑚生态系統,加大海洋生态環保投入,加強科學研究,加快實施生态系統恢複工程、入海污染物控制工程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建立珊瑚礁監測網,開展珊瑚礁的人工修複等,力保南海海洋生态安全。專家認為,法螺是長棘海星的天敵,是珊瑚的“保護神”,海洋科研部門應加強研究,通過人工繁殖法螺苗種放流增殖的辦法,保護珊瑚礁資源。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濱海沙灘上特有的植物群落,它具有很多其他植物所不具備的生命力。由于海岸不合理開發對紅樹林的破壞越來越嚴重,在過去50年裡,海南失去了60%以上的紅樹林。針對東寨港紅樹林群落近期出現死亡和倒伏問題,專家建議,一方面要加強紅樹林保護的科學研究,另一方面,加強保護區内的污染治理,改善紅樹林生态環境,讓紅樹林重煥生機。
珍愛海龜
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海龜是人類的朋友,是很有靈性的動物。專家稱之為海洋生物與地球生态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的一個樞紐。
南海曾是海龜的重要栖息地。過去,海南曾是龜類的天堂。然而,人們喜食海龜的習性,卻讓天堂淪為劫地。
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王力軍說,海南島多年來很少有海龜上岸産卵,一些重要海域也難覓海龜蹤迹。
專家稱,因利益驅使,作為人類朋友的海龜正遭人為的濫捕亂殺,市場上及部分餐館酒店,公然宰殺、擺賣海龜的現象時常可見,海龜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另外,海龜生殖場所也遭受人為破壞,緻使海龜的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有些海龜已處于瀕臨滅絕的邊緣。為此,我國将其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明文立法禁止捕殺。
專家認為,海南是海洋大省,水生野生動物是寶貴的自然資源,良好的海洋生态系統是維護生态平衡,确保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海龜如從地球上消失,生物多樣性的寶庫裡将失去一樣耀眼的珠寶。
“保護海龜,就是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專家們闡述了這一觀點。
專家呼籲:保護海龜,應從改變我們的飲食陋習開始,增強公衆的海洋生态保護意識。同時,海洋漁業主管部門應引導人們積極投身南海保護海龜等水生野生動物的專項行動中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捕捉、收購、販賣、宰殺海龜的行為,維護南沙海域生态環境,讓海龜等水生野生動物與我們人類在同一片藍天下和諧共存。
警惕:海洋垃圾成動物殺手
浩瀚南海碧藍的海水,潔白的沙灘,良好的生态,令人心醉。然而,快餐盒、塑料袋、漁網等海洋垃圾不時漂浮于海面,污染了美麗的南海。
“海洋垃圾已污染了我們的藍色家園,對南海海洋生态構成一定威脅。”海南師範大學教授畢華如是說。
畢華提供的一張死亡海鳥圖片着實令人觸目驚心:一隻碩大的海鳥慘死于沙灘上,解剖後,海鳥腹中依稀可見一些塑料垃圾。
研究顯示,海洋垃圾對人類、自然界生物及環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僅影響海洋景觀,威脅航行安全,并對海洋生态系統的健康産生負面影響。對于海鳥、海龜等小型動物來說,塑料袋、漁網等海洋垃圾已成公認的“殺手”。海洋生物往往将一些塑料制品誤當食物吞下,如海龜就特别喜歡吃酷似水母的塑料袋。塑料制品在動物體内無法消化和分解,誤食後會引起胃部不适,甚至死亡。
“綠色和平”組織發現至少267種海洋生物因誤食海洋垃圾或者被海洋垃圾纏住而備受折磨,并導緻其死亡,這對海洋生物來說是種緻命的傷害。另外,海洋垃圾可通過生物鍊危害人類,如重金屬和有毒化學物質可通過魚類的食入而在體内富集,人吃了這些魚類勢必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人類海岸活動和娛樂活動,航運、捕魚等海上活動是海灘垃圾的主要來源。據統計,塑料和聚苯乙烯類制品占海洋漂浮垃圾的90%。
研讨會上,專家們認為,海洋垃圾正在吞噬着人類和其他生物賴以為生的海洋。如再不采取措施,海洋将無法負荷,人類和其他生物都将無法生存。
為此,專家強烈呼籲,公衆應增強海洋環保意識,不随意向海洋抛棄垃圾,從源頭上減少海洋垃圾的數量,以降低海洋垃圾對海洋生态環境産生的影響,共同呵護我們的“藍色家園”。(記者 侯小健)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