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東盟在南海問題上存分歧 中美上演攻防戰
    2012年11月22日 14:21

【美國之音電台網站11月20日報道】出席在金邊舉行的東亞峰會的東南亞國家領導人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裡奧說,各方就此問題并未達成共識。這和東盟輪值主席國、中國的親密盟友柬埔寨的說法相反。 幾個東盟國家宣稱對資源豐富的南中國海擁有主權。北京不願讓整個東盟參與有關領土争端的談判,而是主張與比其弱小得多的對手分别進行雙邊談判。 參加此次峰會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對南中國海争端施加了影響。 盡管北京表示反對,但奧巴馬總統在周二的一次閉門會議上還是對南中國海争端問題表達了美方的關切。目前沒有迹象表明這個問題的解決可能取得某些進展。 【中央社馬尼拉11月21日電】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表示,在該國大力倡導之下,東盟更多成員國認識到制定南海行為準則的重要性,并将繼續就此進行對話。 他指出,菲律賓向所有東盟國家傳達了立場,并成功說服了至少5個國家正視制定南海行為準則的迫切性。 他重申,“西菲律賓海(中國稱南海——本網注)領土糾紛是全球性議題,所牽涉的不光是東盟國家,也包括美國”。 東盟成員國中有幾個聲稱對南海擁有主權。觀察家分析認為,南海主權争議的解決方式已令标榜團結向心的東盟出現裂痕。 【日本《朝日新聞》II月21日報道】題:東亞峰會:東盟分裂,美中攻防 20日,東盟十國和區域外幾個國家共同舉行的東亞峰會在金邊舉行。這是奧巴馬總統在競選連任後的首次出訪。中國也試圖擴大對該地區經濟的影響力。兩個大國之間的攻防更加明顯。關于南中國海争端“國際化”問題,中國希望僅由當事國進行雙邊協商。在東盟内部,柬埔寨對中國的立場予以照顧,而菲律賓和越南卻以美國為後盾,希望制定具備法律約束力的行為準則,以防止沖突。 在第二個任期内,奧巴馬總統希望在亞洲拓展美國的影響力。 對于美國的存在感,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表示了不快,認為來自當事國以外的幹預會影響東盟的團結。由于美中之間進行博弈,已在7月東盟外長會議上暴露的内部分裂正在進一步加深。 美國明稱中立暗挺菲越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20日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支持東南亞國家提出的以多邊方式解決南中國海領土争端的主張。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主張在國與國之間解決南中國海領土争端,而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則呼籲以多邊方式解決問題。 奧巴馬總統對多邊方式的支持将讓菲律賓和越南等國感到安慰。 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本·羅茲今天說,雙邊談判“不是解決南中國海問題的辦法”。 他說:“這些問題需要在多邊背景下讨論,這樣我們才能重申海外安全的原則。美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不是主權要求方,但鑒于該地區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我們在此問題上有重大利益。”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20日報道】奧巴馬警告亞洲國家必須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保持克制,以免地區矛盾升級。 奧巴馬力勸中國及其鄰國保持克制,稱它們對領土主權的争奪可能破壞貿易關系。 奧巴馬警告說,有必要阻止局勢升級,他沒有明顯支持日本和菲律賓等美國在該地區的傳統盟友。 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本·羅茲說:“奧巴馬總統的意思是,有必要緩和南中國海争端,同時采取一系列行動确保争端不會面臨升級危險。” 白宮似乎非常希望避免在南中國海問題上與北京發生直接沖突,盡管美國在該地區的軍力存在不斷加強。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1日報道】亞太多國領導人的一次峰會在圍繞領土糾紛出現的新一波緊張氣氛中閉幕。 過去兩年,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的緊張都有所升級,中國與日本、菲律賓和越南都發生了摩擦。相關海域蘊藏着大量石油和天然氣,還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和關鍵的全球貿易航道。 柬埔寨早先曾宣稱,東盟已同意不在東亞峰會這樣的國際論壇上提出南中國海問題。此言引發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的憤怒回應。 美國總統奧巴馬呼籲中國、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在地區緊張局勢日益升級之際展現出克制。與此同時,北京方面試圖化解外界對柬埔寨安排會議議程的方式的批評。 盡管奧巴馬敦促該地區各國在多邊基礎上打造争端解決方案,但北京方面仍主張,此類糾紛應當在雙邊而非國際基礎上進行商讨,同時指責其他國家破壞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東南亞上演中美攻防戰 【日本《每日新聞》網站11月21日報道】題:美中圍繞南中國海問題對立色彩鮮明 關于南中國海主權問題,美國總琉奧巴馬基于重視亞洲政策,希望為防止沖突而制定新的規則。在菲律賓和越南與中國對立時,美國是菲越兩國的後盾。中國則反對美國的幹預。以東南亞為舞台,美中兩國的對立色彩愈加鮮明。 在東亞峰會上,兩個大國的領導人反複強調各自主張,顯示出互不相讓的姿态。 在東亞峰會之前舉行的東盟系列會議上,親中國派與反中國派的争奪已在進行。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湯姆·多尼倫說:“東盟是亞洲内部再平衡的焦點,極為重要。”美國在亞太有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等盟國。今後在地處海上航線要沖的馬六甲海峽至印度洋之間,美國還要遏制中國對東盟國家的影響力。 【日本《東京新聞》網站11月21日報道】題:美中圍繞南海問題對立激化 奧巴馬總統将連任後的首個出訪目的地選在了東南亞,鮮明展現了其重視亞太地區的姿态,同時也對在該地區影響力不斷提升的中國形成了牽制。中國料将進一步謀求争取本國的權益,這勢必将使美中在南海問題上的對立激化。一些東盟國家對區域内部“不穩定”的擔憂也增大了。 奧巴馬政權—方面希望保持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經濟方面的協調,另—方面則嚴肅應對中國。20日的東亞峰會上,奧巴馬也提到了南海問題,他說”應制定旨在和平解決問題的行為準則”。而在第一任期内,奧巴馬的發言此前隻限于“航行自由”、“遵守國際法”這樣的表述。 對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保持高度警惕的中國也做了充分準備。 東盟内部對于美國過問南海問題存在歡迎的聲音,一些外交人士就表示,“實力平衡有助于地區的穩定”,但擔心“東盟失去主體性,本地區成為美中沖突前沿”的聲音還是更為強烈。 菲律賓著名政治學者拉蒙·卡西普就表示,如果東盟不能控制住美中兩大國,那麼将導緻整個地區出現混亂。 【俄羅斯《獨立報》11月21日文章】奧巴馬的柬埔寨之行同他對泰國和緬甸的訪問—樣,标志着美國亞洲戰略的“轉變”。改變戰略的目的是遏制中國,以防南中國海貿易通道的大部分水域落入中國之手。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不是東盟成員,但兩大國的幕後交鋒使這—地區組織的成員國無法就南中國海問題形成統一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