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東盟峰會上就南海問題對華施壓未見成效後,菲律賓近來依然小動作不斷,頻頻在南海聲索上制造聲勢。11月26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發言人張華發表聲明,批評菲律賓從自身利益出發,曲解和濫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作為其聲索南海的基礎,這違背了國際法的基本原則。27日,多家菲媒轉載了這一聲明,截至記者發稿時,未見菲律賓官方對此回應。 菲律賓《馬尼拉标準今日報》27日以“中國打擊菲海洋問題立場”為題稱,張華在這份“措辭強烈”的聲明中指出,菲律賓不能把《公約》作為聲索專屬經濟區的依據。他表示,雖然《公約》對專屬經濟區範圍有規定,但《公約》沒有任何對國家陸地領土進行變更的規定,更未賦予任何國家把本國的專屬經濟區主張擴展到其他國家領土的權利。“陸地支配海洋”是國際法的一條基本原則,沿海國對專屬經濟區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是從領土主權派生出來的。《公約》不能構成菲律賓對中國黃岩島提出領土主權要求的依據。 菲律賓《太陽星報》27日也報道了中國使館的聲明,稱中方引用中國南海研究院的報告說,菲律賓對專屬經濟區的聲索違背國際法中“陸地支配海洋”的原則。張華表示,菲律賓罔顧黃岩島主權一直屬于中國的事實,以所謂“200海裡專屬經濟區”主張損害中國的領土主權,不僅是對《公約》的歪曲和濫用,更違背了《聯合國憲章》關于領土主權不可侵犯的基本準則。 與此同時,對于中國新版電子護照印上南海地圖一事,菲律賓仍抱怨不斷。據菲律賓媒體27日報道,菲外交部表示,菲政府正在考慮出台措施反制印有西菲律賓海(即南海)的中國新版電子護照,并在研究是否需要采取進一步行動。報道援引菲外交部發言人埃爾南德斯26日表态稱:“可以說的是,我們正在考慮不同的方案,盡可能采取後續行動。我還不知道這些選項是什麼。” 埃爾南德斯宣稱,菲外交部的一個跨機構小組正在考慮不同方案,将最終制定并公布一份建議,以應對中國的做法。菲律賓上周曾聯合越南通過外交照會的方式向中國大使館抗議中國新版護照,但菲媒稱目前未收到中方回應。據悉,該小組還将讨論當前抗議是否“足夠”以及“是否需要采取進一步行動”等。 另據《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26日報道,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發言人阿曼多·巴裡洛日前表示,菲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船“班巴加”号已做好準備,随時可部署到黃岩島,目前正在等待國防部和外交部的指示。巴裡洛稱,一旦接到指令,“班巴加”号巡邏搜救船将和菲律賓漁業與水産資源局聯合行動,重啟在黃岩島海域對中國漁船的“監視”。報道稱,目前在該海域還有3艘中國船。 《菲律賓商報》援引巴裡洛的話稱,今年8月,他們接到了上級有關應對海洋事故的指示,包括在南海地區的應對。盡管目前菲方的9艘巡邏船中隻有6艘在運作,但他有信心能完成搜救工作和其他任務。因為菲海岸警衛隊已在6個月到一年内購買了全新的船和設備。 此外,菲媒還抓住一切機會為本國“打氣”。美國《福布斯》雜志近日頒布了全球最佳經商地點排名表,菲律賓被排在中國前面,菲媒對此贊不絕口,認為菲律賓“擊敗”了中國。據《菲律賓星報》27日報道,在這份排名表中,菲律賓在全部141個國家和地區中名列第87位,中國排名第96,印度則排名第97。該排名基于多種因素,包括貿易自由、貨币自由、創新、科技、稅務負擔及市場表現等。《菲律賓星報》強調,該排名顯示,菲律賓與中國和印度相比是“更好的經商地點”。不過,報道也承認,菲律賓的排名仍落後于東南亞大部分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