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傑為三沙發展建言 提出7條建議圓“三沙夢”
    2013年03月07日 08:53

三沙的政權已基本組建、三沙市為居民增加了一艘補給船、日産1000噸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已開工、漁民保障性住房正在規劃建設……這些天,海南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傑很忙,首次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參加全國兩會的他,被來自各方的記者“圍追堵截”,并不厭其煩地向一撥又一撥記者介紹三沙的美麗、三沙的建設和三沙的前景。

其實,此次赴京的肖傑是有備而來,他要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把三沙800多位居民的心聲傳遞到會場。為了參加兩會,肖傑深入南沙、西沙島嶼調查研究,與漁民促膝交談。近期,又組織班子研究建議,邀請有關方面專家和實際工作者參與研究,一共形成了7份建議。内容涉及政權建設、基礎設施、生态保護、資源開發、綜合執法、融合式發展等多項内容。

3月6日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肖傑一股腦的把7條建議都遞交上來。“三沙建設起步良好,但也存在很多困難,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和民生問題最迫切。”肖傑說,三沙的事是國家的事,政府工作報告提中提出了關于加強海洋強國的要求,這是三沙發展的動力和機遇,但當前三沙建設也存在很多困難,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和民生問題最迫切。

為此,肖傑建議,國家将三沙的綜合财力補助和項目建設發展納入國家預算和計劃盤子;在三沙規劃建設海上綜合補給基地,建立有效的補給保障線;在海南島規劃建設三沙市戰略後方腹地,依托海南島作為三沙的總後方基地,解決海洋面積大,陸地面積少的矛盾。同時,希望國家有關部門選擇三沙特别是西沙群島作為海洋綜合執法管理的試點等。

“三沙市的生态環境比較脆弱,為了精心呵護三沙這片淨土,建議國家設立三沙海洋生态環境保護和海洋環境監測站。”一向十分注重三沙海洋生态環境保護的肖傑說,三沙海域面積廣,陸域面積小,要在茫茫大海進行生态保護,必須要有固定的支點和工作平台,為三沙的下一步發展提供生态保障。

除此之外,肖傑還特别期待國家相關部門能在戶籍管理政策方面給予特殊支持,因為戶籍創新是宣誓主權的有效方法。并建議國家文物部門能采取措施保護開發西沙甘泉島唐宋居住遺址和北礁古代沉船遺址,編制項目報國家發改委立項建設。“文物保護開發也是體現國家主權的重要措施。”肖傑如是說。

據了解,三沙市是我國海域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肖傑說,目前,未滿周歲的三沙正以一天也不耽誤的精神加快建設,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不斷完善。以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和民生問題為例,三沙市“每月增開‘瓊沙3号’輪至4個航次,租用‘椰香公主’号承擔交通補給等任務,漁政306船‘兼職’擔負起永樂各島礁漁民的交通補給任務,三沙市日産1000噸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已開工,永興島人民醫院已封頂……

肖傑說,他對三沙的未來充滿信心,他的“三沙夢”就是成就三沙事業,真正建設主權三沙、美麗三沙、幸福三沙。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