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7日電 國家海洋局今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堅決維護釣魚島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十件大事。具體如下: 一、公布釣魚島領海基線
2012年9月10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基線。1958年,中國政府發表聲明确定領海寬度為12海裡。1992年,中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以立法的方式确定了中國領海的基本制度。1996年,中國公布了第一批領海基點基線,确定了中國大陸沿海部分地段及西沙群島的領海基線。此次公布釣魚島領海基線,是根據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上選定的17個領海基點劃定的,從基線往外延伸12海裡範圍為中國領海。國家海洋局在組織開展大量海洋科研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領海基點、基線的選劃方案。

二、發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海洋環境預報
9月11日,國家海洋局新聞發言人表示,即日起國家海洋預報台正式發布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海洋環境預報。國家海洋局承擔着海洋環境觀測預報和海洋災害預警報的責任,開展釣魚島附近海域海洋環境預報是國家海洋局的一項重要職責。此前,國家海洋預報台隻是在海洋預報中進行大尺度的東海海域海洋環境預報。從9月11日起,在繼續保持原有海洋預報的基礎上,國家海洋預報台每天對釣魚島附近海域未來24小時海況、海浪和海溫等海洋要素變化情況進行預報。
三、開展頒布釣魚島領海基線後首次巡航
2012年9月14日,中國海監50、15、26、27船和中國海監51、66船組成兩個編隊,開展了我國政府頒布釣魚島領海基點基線後首次大規模維權巡航,海監編隊排除幹擾,進入釣魚島領海内巡航。9月18日,中國海監50、66、75、83、51、15、26、27、46、49船繼續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對日本“購島”行為給與強力回擊。

四、公布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地理坐标
9月15日,國家海洋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我國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的地理坐标,同時公布了國家海洋局海島監視監測系統中的部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位置圖、示意圖、三維效果圖等,以方便社會公衆進一步了解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有關情況,形象直觀地加強了海洋意識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五、提交東海200海裡外大陸架劃界案
9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國家海洋局相關技術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2009年5月,中國曾向該委員會提交了關于确定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表示中國正在進行提交劃界案的準備工作,并将在适當時候提交。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沿海國的大陸架如從領海基線量起超過200海裡,應将有關情報提交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根據中國政府的一貫主張,中國在東海的大陸架自然延伸到沖繩海槽,從中國領海基線量起超過200海裡。

六、公布釣魚島海域部分地理實體标準名稱
9月20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有關條文,國家海洋局對我國釣魚島等島嶼及其周邊海域部分地理實體進行了名稱标準化處理。經國務院批準,國家海洋局、民政部受權将釣魚島等島嶼及其周邊海域部分地理實體的标準名稱及位置示意圖對全社會進行公布。此舉有力推動并加強了我國對海島保護管理和執法的規範化進程。

七、發表《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
9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國家海洋局組織精幹力量參與白皮書起草和編寫工作,并及時呈送有關部門。白皮書分五個部分,對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本竊取釣魚島、美日對釣魚島私相授受非法無效、日本主張釣魚島主權毫無依據、中國為維護釣魚島主權進行堅決鬥争進行闡述,鄭重宣示了中國對釣魚島問題的基本立場和政策主張。
八、開展釣魚島海域首次海空聯合執法
2012年12月13日,國家海洋局組織海監船編隊和海監飛機首次開展釣魚島領海内海空聯合維權巡航執法行動,此舉實現了中國執法公務飛機飛抵釣魚島上空宣示主權的曆史性突破。

九、開展航時最長的釣魚島專項巡航執法
2013年2月4日,中國海監船編隊在釣魚島領海内巡航時,對發現的日本侵權船隻進行監視取證,開展了維權執法。迫于我方壓力,日本侵權船隻駛離我釣魚島領海。此次海監編隊巡航曆時14小時16分,是開展釣魚島專項巡航以來航時最長的一次。

十、開展釣魚島領海内巡航最近距島0.8海裡
2013年2月18日,“中國海監50”等3艘船組成編隊進入釣魚島領海巡航,要求日方侵權船隻立即離開我領海。此次釣魚島領海内巡航共5小時10分鐘,最近距離釣魚島0.8海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