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長南沙談海釣:釣魚要分層 主要捕四種
    2013年05月13日 16:19

中新網三沙5月13日電 題:船長南沙談海釣:釣魚要分層 主要捕四種

“晚上就開工,主要釣馬鲛魚、紅魚、鳗魚、石斑魚四種。”船長陳日海帶好草帽走進綜合補給船“江海一号”的駕駛室,他剛剛檢查了今晚即将下水的釣船。 13日下午,海南赴南沙捕撈船隊已與目的地近在咫尺,預計将于16時左右抵達作業海域。“江海一号”上的工人做最後的準備工作整理纜繩,取出冷凍的魚餌。 陳日海和其他同事商量首捕的詳細計劃。他說,船隊所在海域主要可捕這四種魚,其他如鳗魚、斧頭魚和金槍魚都屬于雜魚,不是主要捕撈對象,“金槍魚生活的更往東,這裡的體型不大,産量也低。” 陳日海拿出一本南海出産魚類圖冊向記者講解,馬鲛魚體形狹長,身體呈藍黑色,以魚蝦為食,“刺少肉多味道鮮美,深受市場喜愛。” 紅魚學名叫紅鳍笛鲷,身體呈紅色,多生活在海底的泥沙中,夜間覓食,吃魚類、蝦蟹或其他底栖動物。 鳗魚外觀似蛇,色澤烏黑,喜歡在無污染的水域晝伏夜出,“它們在河流中生長,洄遊到海洋中産卵。” 石斑魚身上有斑點,栖息在珊瑚礁中,“他們常常突襲小魚和蝦蟹,肉質細嫩,營養豐富。” 陳日海介紹,馬鲛魚、紅魚重量一般在20斤以内;鳗魚在10斤至30斤之間;石斑魚則多在幾斤重,“價格都差不多,10多元一斤,不過個頭特别大的價格要翻番。” 記者常年生活在陸地,對海洋捕撈充滿好奇。陳日海介紹,海釣要根據魚類的分層制定計劃,“釣魚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船隊停泊的海域水深大約在100米左右,釣魚分底層、中層和拖釣三種,“海面到水下20米是拖釣,20米至海底是中層釣,海底屬于底層釣。” “紅魚、石斑魚、鳗魚和鲶魚都在水底打洞生活;馬鲛魚和斧頭魚是中層魚;山君魚、沙君魚生活距離水面不遠。”陳日海說。 根據計劃,船隊抵達預定海域後将會圍繞大船散開作業,“看今夜的産量情況,哪種魚的産量高就集中捕撈哪一種。” 臨近目的地,有大批海豚在船周圍遊動,引來船員一陣歡呼,“這是好兆頭,希望魚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