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号起航赴南海海山區
    2013年06月25日 09:23

記者從“蛟龍”号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現場指揮部了解到,“蛟龍”号載人潛水器于25日5時從廈門錨地起航,赴南海海山區作業,預計26日下午抵達預定作業海區。 據介紹,“蛟龍”号在抵達南海海山區後,将視海況決定具體下潛時間。“蛟龍”号将繼續搭載科學下潛,進行海底實際觀察、取樣和海底地形調查等。 6月17日至20日,趁南海冷泉作業區氣象條件有利,“蛟龍”号連續4天下潛4次,并分别搭載了同濟大學教授周懷陽、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邱建文和同濟大學副教授楊群慧三位科學家下潛,完成了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将近一半的下潛任務。 這4次下潛中,“蛟龍”号采集到了大量冷泉區的生物和礦物樣品,包括蜘蛛蟹、贻貝、毛瓷蟹、冷水珊瑚、碳酸鹽和保壓冷泉水樣品等。20日的下潛中,“蛟龍”号還對冷泉區進行了微型地貌測繪。當日傍晚,“蛟龍”号起航赴廈門錨地避風。 “蛟龍”号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于6月10日起航,共分為3個航段,預計需要110餘天。第一航段在南海開展定位系統試驗,同時兼顧“南海深部科學計劃”,對海底生态系統、生物和地形等進行調查。//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