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南海仲裁案:聆聽正确的國際法解讀! ——海洋争端解決國際法研讨會在香港開幕 引言:南海仲裁案裁決出台後即受到廣泛批評,三天後,一場高規格的國際法研讨會在香港舉辦。衆多知名國際法專家将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強制程序的适用條件及其限制、領土主權及海洋權益争端、群島制度、曆史性權利等所涉問題進行權威解讀,并将就南海仲裁案進行專題讨論。相信這有助于大家進一步認清仲裁案的本質。今天特為大家推送研讨會開幕式的消息,接下來還将陸續推送有關讨論情況。 7月15日,海洋争端解決國際法研讨會在香港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出席會議并發表主旨講話。泰國前副總理、亞洲國際法學會前主席素拉傑、國際法院法官、國際海洋法法庭法官、國際法委員會委員、國際法研究院院士、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愛爾蘭、比利時、印度、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外國知名國際法專家和中國内地、香港、台灣的國際法專家學者以及菲律賓、越南、老撾、柬埔寨、斯裡蘭卡等有關國家法律官員、國内外知名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教授、律師等200多人與會。
研讨會由中國國際法學會、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共同舉辦。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李适時在開幕式緻辭。李适時表示,運用國際法解決海洋争端,一要找準“症結”,查明是否存在“真實”的争端,并識别争端本質;二要明晰“藥理”, 不能片面強調《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否定曆史性權利等基于一般國際法的權利;三要準确“開方 ”,準确解釋或适用《公約》;四要堅持當事方“意思自治”,尊重當事國自主選擇争端解決程序的權利。李适時表示,中國國際法學會于今年6月10日發表題為“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庭的裁決沒有法律效力”的研究報告,明确指出了仲裁庭管轄權裁決的六大謬誤。中國國際法學會對仲裁庭無視各界發出的正義聲音,一意孤行做出裁決表示遺憾,希望通過研讨會深入分析相關國際法問題,以實現正本清源。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介紹中國通過談判和平解決與有關國家陸地領土主權和海域劃界争議的實踐,闡述了南海問題的曆史經緯,強調中國在南沙群島的領土主權有充分的曆史和國際法依據,強調中國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完全符合國際法。董表示,亞太地區在維護全球經濟增長和穩定方面具有舉足輕重地位,應避免不必要的地緣沖突。中菲應發展友好關系,不要使仲裁裁決成為加劇地區緊張的新因素。董建華呼籲雙方保持耐心和克制,努力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南海有關争議。 研讨會是7月12日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最終裁決後舉辦的首次高規格國際法研讨會,媒體高度關注。新華社、美聯社、中新社、中央電視台、英國廣播公司、南華早報、金融時報等逾40家國内外主流媒體到會報道。 外交部條法司司長徐宏出席研讨會,并在會議期間接受了新華社、人民日報、文彙報、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深圳衛視聯合采訪。徐宏從國際法角度闡述了中國政府對仲裁裁決的立場,表示該所謂“裁決”是一個典型的“三無産品”:無管轄權、無事實根據、無法律依據,在法律上沒有任何意義。這樣一個非常極端的裁決正好證明這是越權裁判、濫權裁判,毫無公正可言。徐宏表示,中國在南海享有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不會因為仲裁裁決而受到影響,中國将繼續與有關國家通過談判和平解決争端,促進本地區的和平、合作與發展。 研讨會為期兩天,與會專家學者将就“領土主權争端、海洋權益争端與國際法的适用”、“國際法上的群島與島礁制度”、“《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強制程序:前提條件、限制和例外”、“國際法上的曆史性權利”等四個海洋争端解決有關前沿國際法問題進行深入探讨,還将于7月16日就菲律賓南海仲裁案進行專題讨論。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