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最強戰艦首訪菲律賓 或美撮合南海聯手抗華
    2014年12月10日 10:47

盡管越南海軍實力有限,其派出新銳戰艦造訪菲律賓,仍是雙方強化防務合作的明确信号。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越南海軍的兩艘隐形護衛艦在馬尼拉灣停泊,這也是越南戰艦首度到菲律賓訪問。在利益相關方圍繞中國南海頻頻博弈的當下,越方此舉被解讀為展現軍事實力,并營造“越菲合作”的氣氛;不過,菲律賓否認兩國有意挑釁。

“綠水海軍”骨幹出訪

據報道,此次訪問菲律賓的越南護衛艦是“丁先皇”号(HQ-011)和“李太祖”号(HQ-012),系俄羅斯澤列諾多爾斯克造船廠專為越南建造的“獵豹”3.9型多用途護衛艦,目前以金蘭港為母港,隸屬越南海軍第4軍區。2013年6月25日,搭載200多名軍官及水兵的“丁先皇”号和“李太祖”号曾造訪湛江港,對中國南海艦隊進行了為期4天的訪問。

“獵豹”3.9型護衛艦采用隐形設計,上層建築為整體式,許多以往外露布置的設備變為隐蔽布置,大大降低了雷達反射面積。該艦艦橋正面采用少見的劇烈後傾設計,常見于遠洋巡邏艦,在惡劣海況下的視界很好。艦橋後部安裝了Kh-35E“天王星”反艦導彈,兩部相對的4聯裝發射器布置在兩舷,發射管艉部開有排焰口。

來自俄羅斯方面的信息顯示,“獵豹”3.9型配備現代化導彈和火炮系統,主要用于獨立或編隊打擊水面艦艇、潛艇目标,執行護航以及巡邏等任務。該艦排水量超過2200噸,長102.4米,寬14.4米,吃水近5.6米,航速29節,最大航程為4000海裡,定員84人。

從武器系統來看,“獵豹”3.9型配備的8枚“天王星”反艦導彈,最大射程達130公裡,采用複合制導方式,末段飛行高度僅為3~5米(6級以下海況),命中精度4~8米,對水面艦艇具有較大威脅,唯獨該艦彈藥基數偏少,齊射能力有限。對空方面,該艦隻有“棕榈樹”彈炮合一近防系統,無區域防空能力。另外,該艦還裝備AK-176M型76.2毫米口徑艦炮、2座AK-630M型30毫米機關炮、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以及一架卡-28直升機。

受南海局勢影響,越南現已成為俄海軍武器的最大買主之一,相關經費基本源于俄方貸款。目前,俄羅斯造船廠已在為越南海軍興建第二批兩艘“獵豹”3.9型護衛艦,其尺寸、噸位稍有增加,電子設備更先進,并強化反潛能力,它們将成為越南海軍争奪南海的利器。

此次越艦停靠馬尼拉期間,菲律賓及美國軍方人士将能近距離接觸之,而且,此類輕型護衛艦(Corvette)比較适合低烈度沖突,是東南亞國家發展“綠水海軍”的主要選擇。考慮到菲律賓也有意引進輕型護衛艦,越艦來訪,有助于增強菲律賓軍方的感性認識。

越菲靠攏 美樂見其成

在曆史維度上,越南軍艦與菲律賓其實頗有淵源。1975年,行将崩潰的“越南共和國”(南越)出現外逃浪潮,當時,至少有32艘南越艦艇進入菲律賓蘇比克灣等地,帶去多達數萬名難民,這些艦艇随即被駐菲美軍和菲律賓馬科斯政府沒收。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如今擱淺在中國仁愛礁上的菲海軍坦克登陸艦,就是昔日南越送來的“處理品”。

上世紀90年代,菲律賓和越南曾因争奪南海島礁和漁業資源關系緊張,中業島上的菲軍甚至槍擊靠近的越南漁船。此後,随着中國加大在南海的維權力度,加上美國奉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努力撮合越菲等國,雙方關系漸趨改善。2011年,越南海軍副司令訪問菲律賓,雙方達成協議,呼籲兩軍構築互信并加強信息分享。2012年起,越、菲駐南沙士兵開始到各方所占島礁上“聯歡”,同時強化對該地區的天氣以及搜救行動等信息的共享。如今,越南軍艦出現在菲律賓港口,背後隐現雙方試圖在南海問題上建立“統一戰線”的意圖。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分析指出,在建設強有力的海軍方面,越南走在菲律賓之前,借助開發石油資源而獲得的收入,越南從俄羅斯、白俄羅斯、荷蘭、波蘭引進大量先進裝備,加之該國海岸線直插南海心髒地帶,擁有絕佳的地緣戰略優勢,“雖然日益擴大的中國艦隊看起來規模更大也更先進,但它必須經過漫長的航行才能到達它提出領土要求的區域,而越南争奪的地區就在家門口,越南裝備了導彈的輕型護衛艦和潛艇可随意發動打擊和退回母港,中國艦隊如果遭到打擊,或多或少會出現損失”。

美國海軍戰争學院副教授詹姆斯·霍姆斯認為,同樣在南海具備“地理接近性”的菲律賓,如果願意,也能建立類似越南的“價廉物美的小型艦隊”,況且,美國樂意将小型艦艇提供給西太平洋友好國家,這正好符合“海權論”鼻祖馬漢提出的“利用成群小型戰艦展開海上遊擊戰”的條件。從這個角度看,越菲海軍接近,在戰略層面上也是符合美國利益的。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