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雙軌思路:開啟處理南海問題新模式 - 中國頻道 - 中國日報網
去年11月,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上,中國和東盟國家明确了以“雙軌思路”處理南海問題,即有關具體争議由直接當事國在尊重曆史事實和國際法基礎上,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南海和平穩定由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加以維護。以“雙軌思路”處理南海問題,是立足當前南海局勢,合理界定利益主體,對接現有政策平台及實踐基礎的務實戰略選擇,對南海争議和地區形勢走向意義重大。
“雙軌思路”具有豐富的理論内涵與外延,既體現了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在南海問題上政策的一緻性和連續性,也符合東盟有關國家謀穩定、促合作、求發展的态度和立場。如何正确理解并推進落實“雙軌思路”是未來妥善管理南海争議的關鍵所在。
首先,科學定性南海問題是“雙軌思路”的根基。近年來,南海問題在域外勢力的深度介入下已經演變為争端方和利益攸關方的複雜博弈;透過多層利益交織網,抽絲剝繭,科學定性南海問題是當前管控南海局勢的根本前提和緊迫課題。“雙軌思路”的内在是以南海問題的實質為切入點,一是争議本身,是中國與有關争端國之間關于南海島礁主權争議和海域管轄權争議,由中國與争議國通過和平協商磋商的方式來解決;二是相對于争議,東盟作為地區組織而非主體國家沒有資格同中國談判争議問題,但不容置喙的是南海問題事關東盟整體利益乃至東盟一體化建設;因此,中國與東盟有共同責任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其次,協商談判是“雙軌思路”的題中要義。協商談判是當事國政府和人民最易接受、引起震動最少、最具持久生命力的問題解決方式。通過直接磋商和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領土和海洋權益争議既是中國一貫及積極推進的政策主張,也是中國與東盟十國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精神的具體舉措,更是世界各國解決陸地和海上争端實踐經驗的智慧結晶。而在南海區域,中國與越南北部灣灣口内海域劃界談判、印尼與馬來西亞大陸架劃界協定等成功案例均為踐行“雙軌思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再次,和平穩定是“雙軌思路”的前提和目标。由直接當事方協商談判處理南海争議可有效管控各方分歧、降低南海問題對當事國間互信基礎的沖擊,進而利于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大局。反之,中國與東盟通過加強海上務實合作、增進互信,尋求利益契合點,将為有關各方妥善處理南海争議塑造良好的地區氛圍。多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簽署《宣言》(規則制訂)、建立落實《宣言》高官會和聯合工作組機制和在操作層面(中國)設立30億元人民币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支持雙方海上低敏感領域務實合作等諸多積極作為,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最後,“雙軌思路”是因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推動中國-東盟邁向共同命運體的有效途徑之一。南海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載體,各方在經濟合作,尤其是海洋合作方面具有衆多共同利益。但不可否認的是南海問題的持續升溫勢必将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雙軌思路”的提出将有助于降低南海争議熱度,同時擴大中國-東盟海上務實合作空間,為各方減小分歧與摩擦,增進彼此信任構建了重要渠道,從而為中國-東盟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打造利益、責任、命運共同體提供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