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南海局勢“被緊張”之玄機
“樹欲靜,而風不止。”最近一周,南海局勢突然“被緊張”起來了:
——美國總統奧巴馬9日在牙買加宣稱,中國正利用其“塊頭和肌肉”在南海地區将一些小國“擠到一邊”;此前,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在首次東亞之行也有類似表态,對中國的島礁建設表示“關切”。
——美國派艦隊密集地開進南海沿岸多個國家海域進行規模少見的聯合軍事演習,并唆使日本巡航南海。
——日本的軍政要人和智庫媒體更是推波助瀾,渲染“導緻東亞發生不測事态或軍事沖突的安保風險在加大”……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于是乎,南海似乎又被炒“熱”起來,甚至被惡炒成“沖突将一觸即發”,鋒芒劍指中國。
事實勝于雄辯,更勝于詭辯。衆所周知,南海有多條重要國際航道,承載着世界貿易總量一半以上的運輸量。這是關乎南海沿岸各國和東亞各國交流、合作、發展、繁榮的大通道。
中國深知南海航行自由、安全和暢通對本國和地區各國的重要,也理解國際社會對南海局勢的關切。
自越南戰争結束以來的40年間,随着局部戰争硝煙的消散,南海的航行一直保持自由、安全和暢通,給東亞地區的合作和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運輸保障。
中國是維護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的重要一方。中方已經多次鄭重闡明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政策、倡議和承諾。
中國對南海島礁的維護和建設是中國主權範圍内的事情,合情、合理、合法,不影響也不針對任何國家,無可非議。中國是南海和平穩定的堅定維護者和促進者。中方一直積極倡導并主張通過“雙軌”思路妥善處理南海問題。
當前,中國和東盟國家正就全面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和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保持着積極有效的溝通。最新的例證是:中越兩國高層北京會談不僅就提升、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達成一系列重要協議,而且就有效管控、妥善處理兩國間懸而未決的海上分歧達成重要共識。
太平洋足以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也容得下亞太地區所有大大小小國家。
美國應當尊重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有關努力,為地區和平穩定發揮積極、建設性和負責任的作用,而不是相反。美方的一些表态違背其作出的在南海問題上不持立場、不選邊站隊的承諾,絲毫無助于南海争議的解決和南海地區和平穩定。
日本不應忘記二戰期間侵占中國和東南亞、太平洋國家的曆史,應以史為鑒,洗心革面,永不再戰,重塑形象。
此時此刻,美日對南海頻放厥詞,頗有“玄機”。本月之内,東盟即将舉行首腦會議;亞非各國将在印尼舉行盛會,隆重紀念萬隆會議60周年。莫非這就是南海局勢“被緊張”的背景和原因?
中國倡導“共商、共建、共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變南海永為和平之海、友好之海、合作之海,是中國和地區各國的共同目标。中國願與所有各國攜手合作,為實現這一願景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