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導演“南海仲裁案”目的遙不可及
    2015年07月15日 08:38

原标題:菲律賓導演“南海仲裁案”目的遙不可及 7月13日,由菲律賓單方面挑起的所謂“南海仲裁案”聽證會第一次口頭辯論,在海牙常設仲裁法院仲裁庭悄然落幕。多位南海問題專家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菲方導演的所謂“南海仲裁案”這出鬧劇,要達到其最終目的目前看來“遙不可及”。

菲為何極欲“唱大”獨角戲

盡管中方已對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所謂“南海仲裁案”多次闡明“不接受、不參與”的立場,但菲律賓方面依然極力對這出獨角戲極其重視,千方百計要将這出鬧劇的影響最大化。标志之一就是,此次菲方派出了一支龐大的代表團出席此次口頭辯論,代表團由菲律賓外交部長德爾羅薩裡奧牽頭,成員包括菲律賓司法部長、國防秘書等高級政府官員,以及菲律賓自美國、英國聘請的律師團。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莊國土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菲方之所以對此次南海仲裁案的口頭辯論如此重視,是因為“他們自認為這是菲律賓能在南海争端中占上風的唯一機會”。

莊國土院長表示,菲律賓希望通過對南海仲裁案的炒作達到的目的之一,就是争取美國對菲律賓的重視和支持。同時,菲律賓試圖通過抹黑中國,既将自己打扮成弱者,又想要樹立其“不畏強權”的國際形象,希望以此獲取一些國際地位,獲得來自日本等其他域外國家的重視。

炒作所謂“南海仲裁案”,還是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在其任期最後一年撈取政治資本的手段。“阿基諾三世總統的任期隻剩一年,其任期内在菲律賓國内事務上的建樹乏善可陳,所以他希望在南海問題上有所動作、有所建樹,以求‘青史留名’。此外,阿基諾三世還希望以此引起美國注意,以求得美國今後能夠支持阿基諾家族在菲律賓政治舞台上的勢力。”莊國土院長分析說。

妄圖“綁架”國際法庭

除了在排場努力“造勢”,菲方代表在發表言論時也口無遮攔。

日本《外交官》雜志副主編香農·蒂耶茲(Shannon Tiezzi)在一篇撰文中指出,此次聽證會名義上僅限于針對國際仲裁法庭是否對中菲南海争議具有管轄權的問題進行聽證,但是菲律賓方面在其陳述中超越了這一聽證會原有範圍,而是從更大的範圍上陳述了菲方的觀點。

香農·蒂耶茲引述了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裡奧的陳詞和觀點——南海仲裁一案是對國際法本身效用的一種測試,是國際法可行性的試金石。德爾羅薩裡奧甚至對法庭主席“大聲疾呼”:“主席先生,不僅菲律賓對中國的起訴結果掌握在您手中,《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代表的精神也掌握在您手中。”香農·蒂耶茲分析說,按照菲律賓的邏輯,如果菲律賓在這一仲裁案中失敗,那麼這無異于“強權即公理”在國際關系中的勝利。

對此,莊國土院長對中國青年報記者分析認為,菲律賓此舉意在“綁架國際法庭”。他說:“菲方此次采取的策略,就是把國際法庭本身的正當性和公平性,與是否支持菲律賓在這一訴訟案中的立場捆綁在一起。”莊國土院長認為,菲律賓的企圖終究會是徒勞的,結果隻能是适得其反。

菲方挑起仲裁案是“濫訴”

除去虛張聲勢的外表,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吳士存認為,菲方在所謂“南海仲裁案”中的立場,事實上已經有違于國際法,屬于一種“濫訴”行為。

吳士存院長對中國青年報記者介紹說,在所謂“南海仲裁案”中,菲律賓主要提出了三類主張:一是中國在南海“九段線”(我國稱“斷續線”)内主張的“曆史性權利”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符,二是中國依據南海若幹岩礁、低潮高地和水下地物提出的200海裡甚至更多權利主張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符;三是中國非法幹涉菲律賓基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享有和行使的權利。吳士存院長指出:“上述三類主張,本質上是領土主權問題,而領土主權問題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解釋或适用的問題。實際上這是菲律賓濫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條款的行為,是地地道道的濫訴。”

吳士存院長還認為,菲律賓單方面挑起所謂“南海仲裁案”,行為本身就有違于國際法的相關規定。他說,此前中菲兩國已通過的一系列聯合聲明、聯合公報,以及《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等多個雙邊與多邊文件,規定了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的方式解決南海争端問題。這些文件都是具有習慣國際法地位和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或協定。菲律賓單方面就有關争端提起仲裁,違反了兩國之間的協議,違反了《公約》賦予締約國自行選擇争端解決機制的權利和自由。另外,按照國際海洋法公約,若菲方要單方面啟動強制仲裁程序,菲方必須要與當事國就其提交的訴訟請求進行協商,但菲方根本未履行當事雙方交換意見的義務。此外,菲律賓“包裝”出來的幾類訴求,基本上都是假設性的争議,對于國際仲裁法庭而言,這些訴求不具備可受理性。

中國立場有充分的國際法依據

7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再次重申了中國的立場:對于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所謂“南海仲裁案”,中國已多次闡明“不接受、不參與”的立場。這一立場具有充分的國際法依據。中國是南海問題的受害者,但從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立場出發,中國保持了高度克制。中國反對菲律賓提起和推進仲裁程序的任何做法。在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中國絕不接受強加于中國的任何方案,絕不接受單方面訴諸第三方的争議解決辦法。中國敦促菲律賓盡快回到談判協商解決争議的正确軌道上來。

對于中菲南海争議的正确解決之道,莊國土院長也認為:“兩國之間存在的雙邊争端,是不可能靠國際仲裁來解決的,通過兩個國家的協商才是解決的正道。菲律賓政府企圖拉攏外界勢力,使問題複雜化、多元化的舉措,是一個不明智的、無理的敗筆。”

莊國土院長表示,菲律賓此次傾力出演這出“南海仲裁案”鬧劇,目的之一是想要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看來他們的目的并未達到。而菲律賓希望達到的讓國際法庭對中菲争議作出仲裁的這一目的,根據國際訴訟往往要經曆漫長過程的過往經驗,菲律賓想要如願,“目前看來遙不可及”。

雖有領土争端,也有“南海仲裁案”這樣的插曲和鬧劇,中菲關系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莊國土院長表示:“總體來說,南海問題在現在以及今後都會處于長期可控的狀态。中國與包括菲律賓在内的東南亞各國之間的關系,合作才是大局。菲律賓少數政客對南海相關議題的炒作,并不能從總體上颠覆中國與菲律賓合作和友好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