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設置三沙警備區顯示中國要在南海動真格
    2012年08月08日 09:12

美國國務院代理副發言人帕特裡克·文特瑞爾8月3日就中國南海問題發表聲明,聲明指責中國進一步加劇南海地區緊張局勢。上述表态意味着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已經準備抛棄一切僞善的面具,實現其在南海問題中的又一次“角色升級”。事實上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為實現其“國家利益”,美國在南海問題中扮演過四種角色。

上世紀50、60年代,美國在南海問題中充當了“旁觀者”的角色。在這一時期,美國通過其主導的《舊金山對日和約》對我國西沙、南沙群島的主權歸屬問題進行模糊處理,未予明确規定。由此,美國抛出了南海諸島的“主權未定論”。這種看似旁觀的行為實際上給南越、菲律賓等美國的盟國預留了填補日本留下的實際控制真空的機會。

上世紀70、80年代,美國在南海問題中充當了“中立者”的角色。當時由于蘇聯在越南金蘭灣建立了軍事基地,威脅到了美國在東南亞的安全,美國從維護其地區戰略利益的角度考慮,提出了“保持中立,不介入沖突”的立場。在這一前提下,美國不僅對于南越侵犯我西沙群島行為未予支持,而且對于我海軍1974年收複西沙的軍事行動未予幹涉。

冷戰後,美國試圖在南海問題中充當“制衡者”的角色。随着美蘇冷戰的結束,美國成為了在南海區域内保持軍事存在的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在這一時期,美國将主要精力放在應對亞太地區“新的不穩定因素”上,所謂“新的不穩定因素”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中國對于南海合法的主權主張。為此,美國多次以“維護南海航行安全”為由對中國說三道四,甚至曾經流露出“調停”南海争端的意向。總之,美國總善于打着“對南海主權歸屬不持立場”的幌子兜售私家的南海政策。

近來,随着菲律賓、越南等國各種挑釁行為的加劇,南海局勢可謂波濤不靖,暗潮洶湧。美國對南海局勢緊張升級一直表示“關切”,并對形勢發展進行了“密切跟蹤”。随着三沙市的設立、中海油南海油氣區塊招标、三沙警備區的設置,中國南海維權的行動正在穩步推進。這些正常的行為在美國看來,中國是要動真格的了,因此美國此次着實按耐不住了,他們在南海有太多“小算盤”要打:美國的軍事力量要重返亞太、美國石油公司在南海的經濟利益需要保障,等等。故此,美國此次迫不及待地摘下“不介入争端“的僞善面具,正是要實現其充當南海争端“仲裁者”的角色轉換,藉以把越南、菲律賓等南海聲索國全部聚攏到自己身邊,實現南海的“沖繩化”,進而把整個南海地區變成美國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