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福:建立适應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發展要求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
    2020年03月06日 00:10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海南省與全國各地有力有序推進疫情排查、患者救治、物資保障等防控各項工作,疫情形勢已經出現了積極變化。此次疫情是對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充分暴露了一些短闆和不足。對海南也是如此。今後及相當一段時期,海南省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加強海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建設,高質量進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一、戰略定位和總體目标

登高望遠,從戰略高度定位和謀劃海南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一)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建設列入高質量建設海南自貿區(港)總體目标中

迄今,關于自貿區(港)建設的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中對公共衛生建設的定位不高、關注度明顯不夠、相關投入也有限。關于海南自貿區(港)的風險防控主要提及國家安全風險、貿易風險、稅收風險、金融風險、數據流動風險、事中事後監管等六類風險,未明确提及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為此,應全面提升公共衛生建設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在自貿區(港)建設中的功能定位,明确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建設列入自貿區(港)建設的總體目标和分步驟分階段建設的要求中,融入“三區一中心”建設進程中,統籌推進建立公共利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

 (二)争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建設的“先行示範區”

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已經做出關于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的戰略部署,海南要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上走在前列,在對接和落實國家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目标和規劃的同時,要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海南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努力打造滿足國家發展戰略需要、體現中國特色、符合海南發展定位、适應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要求的公共衛生安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法律法規體系、基礎設施能力和人才幹部隊伍。

充分利用海南地理單元相對獨立,地理區位優勢獨特,同時又有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優勢,敢闖敢幹,大膽探索和實踐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的新路徑、新模式、新業态,先行先試,當好國家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的“試驗田”,争做“先行示範區”,多出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帶動國家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步伐。

(三)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建設作為海南對外開放的新合作領域

黨中央賦予海南自貿區(港)的新使命之一是“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明确提出推動海南成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支點”和“把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為此,海南要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周邊命運共同體和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出發,統籌謀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建設。海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不僅直接服務海南、服務内地需要,而且要服務一帶一路,為南海地區、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乃至全球提供國際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服務,助力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二、基本方針

(一)規劃引領

謀定而後動。針對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闆和不足,着眼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發展目标,做好海南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和應急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和規劃,以規劃引領,高質量打造海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

(二)法治保障

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要法治保障,需要依法依規進行。海南在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法律法規的同時,要勇于創新,靈活、變通适用現行國家法律法規。尤其要充分運用地方立法權和經濟特區立法權,出台海南地方性法律法規和政府規章,建立健全符合海南發展定位、與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相适應的法規架構,不斷提升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三)科技驅動

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手段,實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的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建設與“智慧海南”建設深度融合,合力打造智慧型應急體系,同時助力海南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發展。

三、若幹具體措施建議

(一)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融入國家生态文明試驗區建設

全力推進國家生态文明試驗區建設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傳染病等公共衛生安全問題。為此,海南要進一步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體系,築牢海南島生态安全屏障。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倡導綠色生産和生活方式。堅持以人為本,加大投入,持續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水平和能力。持續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城市清潔衛生整治,打好城鄉和海域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對醫療廢物、危險廢物的收集和無害化處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食用野生動物陋習。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強外來物種的環境風險管控。建立生态安全和基因安全監測、評估及預警體系等。加大對公共衛生犯罪的執法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衆生命健康安全。

(二)融入國際旅遊島、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

“鑽石公主”等郵輪在此次疫情中的遭遇給海南郵輪産業發展提供了警醒和啟示,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建設三亞、海口郵輪母港要特别關注配套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強化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建設。特别是要以開放的态度、國際化的視野優化郵輪港口停靠、出入境、檢驗檢疫等制度,強化港口碼頭防疫能力,緻力于打造符合國際衛生組織相關條件和要求、被認證為“國際衛生港口”,在國際社會倡導和首先做到“零拒絕+零感染”(對國際郵輪的“零拒絕”,同時又能保證疑似感染郵輪乘員對陸域的“零感染”),給全球郵輪産業發展提供全天候的“避風港”。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南的傳播表明,提供優質公共衛生服務是建設國際旅遊島、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必要組成部分。擁有健全、完備的公共衛生安全體系和能力水平本身就能夠吸引國内外遊客來海南旅遊。發展旅遊業要加強監控,防止國内外傳染性疾病等公共衛生風險的輸入。海南應從此次疫情中吸取經驗教訓,加強健康、衛生等方面的防控布局,加強出入境通道、空港、海港的監控和防疫防控能力建設。強化國際旅遊業中有關國際衛生法律制度的研究與應對。

(三)融入健康海南制度體系構建與醫療健康産業發展之中

此次疫情将極大地推動醫療健康行業和産業的發展。海南應抓住機遇,建立健全健康海南制度體系,大力發展醫療健康産業,從而直接提高海南公共衛生水平,增強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海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的不斷提高無疑能夠确保海南成為健康島、長壽島。海南應大力引進國際國内優質醫療資源,加快推進博鳌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建設,促進醫療新技術、新裝備、新藥品的研發應用,打造國際化醫療技術服務産業集聚區等。

(四)把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與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相融合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疫情防控不隻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面對威脅人民健康的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建設全方位的應急響應機制尤其重要。此次疫情防控是一次典型的人民戰争、總體戰,其中社區基層組織、網格化管理、社工、義工和志願者服務、民營企業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其他各種社會力量等均發揮了重要、獨特的作用。目前,海南正在根據自貿區(港)建設需要,加快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和社會管理信息化平台。為此,應把公共衛生管理和應急體系建設作為社會治理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把公共衛生安全風險意識落實到農村、企業、社區、機關、學校和各種團體組織,把公共衛生管理融入公共事務、文化教育、體育運動、輿論宣傳、戶籍與社區管理、環衛城建、居民單位自治、雙擁活動、企業社會責任等社會治理領域。出台相關财政稅收優惠政策和獎勵、補貼措施,引導和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及個人主動參與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黨政群協同推進、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努力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應急體系。

(五)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建設

統籌推進、融合打造多種應急體系建設,把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與海南城鄉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南海海上綜合救援保障體系建設、南海維權和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建設、深遠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等統籌規劃和設計,整體推進,做到多種應急救援保障體系之間專業分工與共用共享相協調,平時使用與應急需要相結合,更好履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職責。

解放軍指戰員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發揮了主力軍作用。海南省在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方面,要大力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建立軍地共商、基礎設施共建、醫療服務和設施共享的體制機制。

(六)積極開展地區及全球公共衛生領域合作

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建設作為海南對外開放的新合作領域,倡議在海南設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公共衛生安全論壇與交流合作平台、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國際合作論壇等。2020年2月20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中國—東盟關于新冠肺炎問題特别會議上,倡議中國和東盟在防控新發和再發傳染病等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提升地區公共衛生安全能力。海南應該積極主動地争取中國—東盟公共衛生合作論壇、應急聯絡機制、防疫物資儲備中心等落戶海南。

(七)創建公共衛生學院/大學

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國在公共衛生方面應急管理人才、基礎教育與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嚴重不足。海南應充分利用國家賦予自貿區(港)有關人才引進、中外辦學等特殊優惠政策,彙集國内外高端人才,與國、内外知名學校和機構合作,建立公共衛生領域的高等教育機構和先進實驗室,承擔為中國乃至全球培養公共衛生領域人才和開展公共衛生前沿問題研究工作。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支持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創建世界一流學科”重要指示精神,在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創建“公共衛生學院”,或新建“海南公共衛生大學”,或争取中國首所國家級公共衛生大學落戶海南。鼓勵國、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在海南設立公共衛生學院或分支機構。與國際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 OIE)等國際組織合作,在海南建立國際和區域公共衛生合作培訓機構。

(張良福,海南省南海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教授)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