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27日舉辦了一場關于南海争端的國際研讨會,旨在“探尋管理南海争端的辦法”,來自中國、菲律賓、越南、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的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參加了會議。在智庫雲集、研讨會司空見慣的華盛頓,并不是每場讨論都能吸引滿堂聽衆,而此次聽者甚衆的讨論顯示出南海問題在華盛頓的熱度。盡管華盛頓距離南海遙遠,但對當前時時以“太平洋大國”自居的美國來說,南海事态似乎關系重大,中國與一些東盟國家的“糾結點”似已成為華盛頓的“興奮點”。 在會議上第一個發言的是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吳士存指出,2002年中國和東盟國家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是地區長期和平與穩定的政治基礎,使南海地區至少在2009年之前保持了平靜,但此後南海主權争議出現升級。他強調,當前南海局勢總體上是穩定的,盡管存在一些加劇南海問題的噪音和事件,但事件都在可控範圍,而且責任不在中國。他表示,中國努力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提議聲索國在尊重南海曆史的基礎上、遵照國際法、通過協商和平解決争議,反對外部力量幹預南海争端。針對一些外部力量所謂的航行自由問題,吳士存指出,南海問題的核心是南海周邊有關國家圍繞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主權争議和南海部分海域的劃界争議,南海地區的航行自由從未因争議受到影響,不存在任何問題。他還談到中國為何反對将南海問題拿到多邊場合讨論,因為這隻能使南海問題複雜化,令南海成為國際政治角力場,不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他呼籲相關各方尋求務實合作,共同獲益,并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吳士存明确指出,随着美國戰略重心轉移至亞太并加強在亞太的軍事存在,一些涉及争端的國家趁機擴大事态、令南海問題國際化。這些國家尋求加強對争議島嶼和水域的控制,以進一步挑釁中國。此外,某些國家加緊購買先進武器、接連進行聯合軍演等行為,也增加了區内國家間爆發軍事沖突的可能性,對南海地區構成嚴重的安全威脅。 菲律賓外交部海洋事務司秘書長亨利·本索托在會上以幻燈片演示了菲方對黃岩島主權争端的“诠釋”,聲稱要打破關于黃岩島的幾個“迷思”。上海交通大學凱原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特聘教授傅崐成利用提問機會質疑主辦方為何允許本索托“違規”使用幻燈片,因為主辦方會前通知發言者不要使用幻燈片,僅需陳述觀點。主持會議的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東南亞項目副主任默裡·希伯特稱,通知是“不鼓勵” 而非“禁止”使用幻燈片。有意思的是,當天十一名發言者中僅有菲律賓代表和越南代表使用了幻燈片。越南代表在幻燈片中也使用了地圖,并指稱中國的相關聲索主張不清。 與會的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伊恩·斯托裡認為,相關國家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豐富的南海油氣及漁業資源緻使争端激化和軍事化,南海聲索各方在過去兩年中幾乎都強化了自己的立場,使妥協更加難以達成。不過近來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制定“南海行為準則”方面取得一些進展,但他強調,“南海行為準則”隻是一個沖突管理機制,而不是争端解決機制。 斯托裡特别提到,美國向亞太地區的戰略“轉向”或“再平衡”,将以何種方式影響南海争端的戰略背景,尚難預料,南海問題已成為中美之間的分歧性問題。他指出,菲律賓希望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系,尤其期盼美國明确《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适用于南海争端,但盡管美國表示支持盟友,卻在一旦中菲在南海發生軍事沖突的情況下如何行事仍保持模糊。斯托裡稱,雖然美國幫助菲律賓加強軍力,但菲律賓今後一段時間内仍将是東南亞軍力最弱的國家之一。 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則在會議上指出,《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涵蓋範圍包括對締約國任何一方在太平洋的軍隊、公共船隻、飛機的武裝進攻,因而美國是否承認黃岩島是菲律賓領土并不緊要,中菲若在太平洋發生沖突美國勢必卷入。他進而指出,美軍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事實上正在制造“各種期待”,而當南海主權争端真的釀成沖突時,并非與區内每個國家都有共同防禦條約的美軍到底将如何行動?“如果美國不采取行動,我們将被視為不可靠”,但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又沒有行動的義務”。芮效儉說,美軍在亞太增加軍力,卻缺乏一個清楚的目标,“有時保持戰略模糊是好事,但有時模糊制造誤解”,使事情更加複雜。 芮效儉指出,區内許多國家都想與中國保持友好、廣泛的關系,因為中國是地區經濟增長的引擎、是它們的主要貿易夥伴,但某些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狹隘利益驅使它們做出與《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不符的行為,制造出緊張情勢。 吳士存在會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在黃岩島問題上所謂的“不持立場”實質上就是對菲律賓無理取鬧、挑起黃岩島争端采取了縱容的态度,黃岩島自古以來就是屬于中國的,菲律賓上世紀90年代以前從未提出過對黃岩島的主權要求。當前美國戰略東移,需要事端,黃岩島争端正是它需要的一個事端,當然“這個火也不能燒得太大”,因為美國并不想再卷入另一場戰争,也不希望破壞它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關系。 在會議的讨論中,一位聽衆提出美國究竟是在亞太地區制造穩定還是不穩定的問題,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回答說,區内許多國家向美國表達對中國崛起的關切,希望美國發揮平衡中國、提供戰略保障的作用,要求美國更多地參與亞太事務,發揮領導作用。
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是當天最引人注目的發言者。他在中午的主題演講中着重指出,在将于下月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上,美國将強調緻力于構建有力、穩定、持久的對華關系,希望與中國合作促進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繁榮。“這是美國想要傳遞的重要訊息,因為東盟國家常常擔心,東南亞或亞洲其它地區将會變成中美之間展開某種危險的戰略競争的地方”,坎貝爾說。 口惠,實至,才能構建“有力、穩定、持久”的關系。說的一套,做的一套,難免導緻猜疑與防範。要想避免“某種危險的戰略競争”,需要各方以誠相待、言行一緻,彼此幫助解決問題,而不是制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