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海南經略南海更有作為空間
    2012年07月06日 09:57

“海南在南海事務中具有重要而獨特的地位。我們常說,南海穩、海南興。”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就南海開發及對海南機遇問題,再次接受了海南日報記者采訪。 吳士存告訴記者,南海,對中國對海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它是國家安全的天然屏障;其次,南海是我國重要的出海口和戰略通道;另外,南海油氣資源極為豐富,将成為我國未來重要的能源接續區和資源基地。 海南在南海事務中地位獨特 吳士存研究南海問題已超過20年,談及海南之于南海,他說,海南在南海事務中具有重要而獨特的地位。我們常說,南海穩、海南興,海南在南海問題上必将被賦予愈來愈重要的職責擔當,這是海南有别于國内其他任何省(市)的重大戰略地位所在。對比經濟存量,海南可能無足輕重;對比戰略地位,海南則數一數二。海南是南海開發建設的重要陣地,是我國對南海維權的特殊基地,是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特别是設立三沙市後,海南經略南海更是大有作為空間。正因如此,海南需要盡快形成“建設西沙、鞏固中沙、經略南沙”的優勢戰略布局。 吳士存說,三沙市的設立,于國家來說,是加強對西南中沙群島及其海域管轄、維護我國南海權益的重大舉措。于海南省來說,是履行管理職能,更好地将國家賦予的南海管轄權落到實處的重大行動,此舉将強化對我國南海傳統海域的行政管控。 西沙可建成中國的馬爾代夫 吳士存認為,三沙市的設立将有助于加快南海經濟開發建設,推動海南由島嶼型經濟向島嶼—海洋型經濟的轉變和跨越。 他說,海南在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省第六次黨代會精神的同時,應借國家重視南海、開發南海的東風和設立三沙市良好契機,可積極設計、策劃若幹涉南海重大建設項目,争取中央優惠政策和國家有關部委更多資金投入與支持,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投資和參與三沙市海上航運、碼頭管理等,加快完善西沙港口擴建、旅遊設施建設,推動西沙、中沙、南沙梯次開放建設。 目前當務之急是要快速改善三沙市交通運輸條件。依托海航、海峽控股等公司,把西沙正常的空中航線開通;開通海上定期航班、定期貨輪,配套高速的快船,把永興島和海南本島之間的立體交通體系建立起來,為西沙旅遊開放、開發打好基礎。西沙旅遊可參照馬爾代夫模式,嘗試選擇東島、中建島、金銀島、珊瑚島、甘泉島等較大的島嶼開發建設高檔的海島旅遊度假設施,實施浮島建設項目,實現一島一酒店,争取使西沙成為中國的馬爾代夫。 配合石油公司開拓油氣資源 南海油氣資源儲量之豐,海南欲在海洋經濟上有更大作為,必須要重視海上油氣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加快推進南海油氣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建設,使南海資源開發成為海南新的經濟增長極。”對這一觀點,吳士存已在多個場合不斷重申。 據有關方面保守估計,海南三沙市管轄海域油氣資源儲量開發利用價值高達2萬億美元。目前,圍繞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氣開發的重大需求,三大石油公司已積極在海南島布局。 “我省宜全力配合三大石油公司在南海的業務拓展需要,以海南本島為依托,建設南海資源開發服務基地;以西沙群島為支撐,建設南海資源開發服務前沿基地,力争盡快形成與三大石油公司的經濟利益融合,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吳士存說。 他透露,近期,中海油在南海中南部海域公布了9個油氣招标區塊,邁出了中南部油氣開發的關鍵一步。如果一切條件順利,那麼三沙管轄海域在“十二五”末期有望實現2000萬噸油當量的産出規模。另外,南海蘊含有極為豐富的可燃冰資源(僅西沙海槽資源儲量約50億噸油當量),目前技術開發水平日益提升(加拿大已進行多年的試驗開發、日本明年将進行商業試開發),未來十年實現規模化開發可以預期。我省應積極做好規劃,争取早日使南海資源開發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本報海口7月5日訊 作者:趙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