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批駁仲裁裁決的非法、無效性,解讀其對我國特别是海南省的不利影響,并提出下步對策,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海南省南海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于7月23日在社科樓C113召開“南海仲裁案座談會”,中心研究員鄒立剛、張麗娜、陳秋雲、魏德才、熊勇先、周偉、夏代雲、葉英萍、童偉華、王秀衛及部分博士研究生參加會議。
會議由中心主任、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副校長王崇敏教授主持,鄒立剛教授做針對仲裁案裁決做主題報告,與會專家就仲裁裁決的非法性、無效性及我省下步對策展開了熱烈的讨論。
與會專家一緻認為:本案争端實質是領土主權争端,且中國2006年已經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98條做出了明确排除聲明,關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98條第1款(a)、(b)和(c)項所述的任何争端(即涉及海域劃界、曆史性海灣或所有權、軍事和執法活動以及安理會執行《聯合國憲章》所賦予的職務等争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接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十五部分第二節規定的任何程序。因此,仲裁庭對本案完全沒有管轄權,這就決定了仲裁裁決的非法性。
仲裁裁決本身無視南海四群島的自然屬性以及我國長期形成的主權、管轄權,做出了背離事實、悖離《公約》的錯誤裁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仲裁裁決“指鹿為馬”,刻意矮化南海島礁的法律地位。仲裁庭無權對《公約》條款做出解釋,卻宣稱島嶼是否應享有200海裡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應符合“維護穩定的人類社群”、“不依賴外來資源或純采掘業的經濟活動的客觀承載力”等要求,因此,仲裁庭對島嶼的認定标準是荒謬的,指“島”為礁,其目的無非在于為最大化滿足菲方利益。第二、仲裁庭故意混淆日本采磷肥和中國漁民捕魚的性質。仲裁庭特别用日本公司在西沙、南沙采磷肥和中國漁民在島上居住、捕魚的行為相提并論,這也是一種有意弱化我國主權的錯誤行為。因為日本采礦公司在南沙、東沙采集磷肥的動作非常短暫,屬于盜竊行為,清政府曾派出水師制止,民國也曾經清除;我國漁民捕魚是合法生産活動。第三、仲裁庭認為《公約》吸收了曆史性權利,與公約條文和精神不符。仲裁庭裁決,假如中國主張曆史性權利的話,這種權利已經被《海洋法公約》吸收了,這個認定與《公約》不相符。事實上,《公約》非但沒有被吸收其它的權利,也在相關的條文裡提到,尊重其它權利的存在。第四、混淆人工島和島嶼建設的概念。仲裁庭認為中國在南沙群島建設人工島,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中國不是建設人工島,而是在既有島嶼的改善、擴大島嶼面積。第五、忽略菲律賓對中國漁民的多次迫害。仲裁庭在裁決反複提到了我國對于菲律賓漁民捕魚權的影響,隻字不提菲律賓對于中國漁民的威脅和迫害,這是不合适的。菲律賓不僅妨礙,還有嚴重的人權侵害,通過違反《公約》的不當司法程序虐待、恐吓中國的漁民。仲裁庭在裁決完全不提,隻提一方違反另一方漁民的捕魚權,這并不妥當。第六、仲裁庭在認定修建機場構成破壞環境方面,邏輯不合理。在論證生态系統概念中引用《生物多樣性公約》,這些是與其論證的邏輯相矛盾的。仲裁庭在修建機場與構成環境破壞直接的論證邏輯、論據存在嚴重問題。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在此之前都在南海島礁上修建機場,仲裁裁決缺乏這方面的分析。
專家認為,海南省作為毗鄰南海的海洋大省,應積極作為,應對仲裁裁決對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海南省南海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作為中國法學會認定的法治研究基地,應從以下兩方面努力工作:一是繼續加大涉海法律、曆史文化等學科的研究,為國家的地方決策服務;一是利用地緣人文優勢,繼續開展搶救性發掘、整理和研究南海“更路簿”研究,向國人和世界展示我國擁有南海主權的曆史“鐵證”。
中心主任、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副校長王崇敏教授主持會議
中心副主任鄒立剛教授做主題報告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常務副院長葉英萍教授發言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副院長童偉華教授發言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周偉副教授發言
中心研究員陳秋雲教授發言
海南省南海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召開“南海仲裁案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