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和“海洋治理與中國”研究團隊聯合主辦的“(世紀先風)第二屆未來海洋論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讨會”以視頻方式舉行。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範其偉出席會議并緻辭。來自中國海洋法學會、中國南海研究院、大連海事大學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和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約26人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範其偉在緻辭中指出,全國各地的知名專家學者共同在雲端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的理論、制度和發展内容進行研讨,對于進一步理解和認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40年來的作用和貢獻并完善國内海洋法制,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中國海洋大學在海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有着重要的責任,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相信通過大家的研讨,必将會迸發出衆多的亮點和火花,為提升國家海洋治理體系和海洋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作出學術貢獻。
開幕式由學校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王琪主持。中國海洋法學會會長、國際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國教授在主旨報告中結合俄烏沖突及影響,論述了中國的挑戰和機遇,重點指出了中國在維護海洋權益上的核心任務,指出了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未來要求:戰略規劃、構建機制和實現路徑的重要性,并在分析日本核污水排放所涉國際法理論和問題的基礎上,解析了法律路徑和政治路徑的解決方法,重點闡釋了“良好排海合作倡議”的内涵及願景。
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吳士存研究員在主旨報告中結合美國最新海洋政策報告和行為,分析了我國在南海問題上需要重點關注和研究的六個方面内容:美國以非法捕魚為借口,整合海上執法力量,挑戰我國在南海的漁業利益;中美海上力量對峙的空間範圍延伸;在南海權益問題上外交、訴訟事件有增加的發展趨勢;南海區域的軍事化和集團化趨勢加劇;中國在南海的發展空間受到擠壓;各種形式的海上侵權活動加劇,我國南海維權任務難度加大。所以,我國在南海問題上清晰戰略目标和海洋權益特别重要和關鍵。
本次會議的學術研讨環節分為四個議題:海洋法公約與中國、海洋法的原則和規則、海洋法的發展與挑戰、海洋法的制度與南海問題,分别由中國海洋大學金永明教授、劉惠榮教授和董躍教授主持。
閉幕式上,本次會議的組織者金永明教授在總結時指出,與會專家作了精心的準備,展示了最新的學術成果。大家從海洋法公約的宏觀和微觀視角展開對各種制度和問題的全面性分析,對于今後研究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的内容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40年以來,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影響,具體分析有關的條款内容和制度性缺陷,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其内容依然是十分重要的研究任務。期望各位專家來海大指導工作并作學術交流,共同為提升海洋法的研究水平作出貢獻。
據悉,共約130人通過視頻方式參加了本次會議。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http://news.ouc.edu.cn/2022/0620/c309a109522/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