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加入收藏

 
    比較視野下的環境法
    2018年12月22日 11:00

比較視野下的環境法

比較視野下的環境法,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秦天寶,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

摘要:近年來,環境法在我國日趨獨立,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及組成部分,法律規範形式日趨多樣、自成體系。而有關環境法學的學術研究也日趨繁榮、豐富與多元。随着環境危機在中國當下的日趨凸顯以及環境公共安全事件或群體性事件的頻發,環境法的法律适用也頻繁步入司法的視野,受到國人與社會的高度關注。我刊曾于2010年第4期組織筆談,邀請徐祥民、劉衛先、劉超、陳海嵩四位學者就我國環境法學研究方法論問題進行撰文,表明了本刊對于環境法學理論研究的持續關注。六年來,我國環境法學研究的表面繁榮依然如故,但有關環境法學的研究進路、立場、視野、方法及分析工具等有關環境法學研究及環境法制實踐的方法論卻并未得到同步或先進的發展。而方法論對于環境法學研究及環境法制實踐所具有的導向、指引及規範等重要意義自不待言,這些都需要環境法學研究共同體的學術積澱及理論貢獻。因此,為了推動環境法學界對于環境法學方法論的理論自覺與學術貢獻,本刊特别邀請秦天寶、鞏固、劉衛先、陳冬四位學者分享其有關環境法學方法論的心得及體會,希望為我國環境法學研究持續助力。?更多還原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生物技術及其産業發展的法律保障機制研究”(11AZD10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基于風險的環境治理多元共治體系研究”(15ZDC031);

關鍵詞:環境法學; 方法論; 比較環境法; 激勵理論; 規範法學; 社科法學;